海湾资讯网-gulfinfo.ae

中国在非洲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与特点

刘青海 近年来,中国对非投资快速增长,在非中国企业已达3000多家,涉及52个国家(地区),涵盖基础设施建设、能矿资源开发、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随着中国在非洲企业的增多,国际上关于中国在非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问题的争论日渐增多,褒贬不一。那么,中国在非企...

中国在非洲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与特点

刘青海

 

近年来,中国对非投资快速增长,在非中国企业已达3000多家,涉及52个国家(地区),涵盖基础设施建设、能矿资源开发、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随着中国在非洲企业的增多,国际上关于中国在非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问题的争论日渐增多,褒贬不一。那么,中国在非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在非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什么区别?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笔者特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试图反映出中国在非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真实情况,为相关各方提供参考。

调查说明

2012年1月-2015年8月,笔者先后对部分中国在非洲企业进行了调研访谈,包括在塞内加尔、尼日利亚、赞比亚的11家国有企业。为了便于与在非中国国有企业做出比较研究,更全面地分析中国在非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本研究还同时对在上述3个国家的22家民营企业进行了类似内容的调查,因此,本课题组实际上一共调查了33家中国在非企业。调查对象主要是中国相关企业在非洲的总公司或分支机构(代表处)的总经理、部门经理与管理人员。

被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从行业分布来看,11家国有企业中,有工程承包企业7家,矿产开发(铜矿)企业1家,石油勘探企业1家,通信企业1家,渔业企业1家,且规模都较大,而另外22家民营企业则包括了批发零售11家,通信企业2家,餐馆、商务服务企业3家,制造业企业4家,工程承包企业2家,且除了2家制造业企业、1家通讯企业之外,规模都较小。可见,国有企业的行业分布与规模大小与民营企业都有较大的不同,国有企业以工程承包(从这也可以看出中国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巨大贡献)、矿产开发或勘探为主(这可能是因为这些项目都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而这是民营企业较难承担的),其规模都较大,而民营企业以批发零售业、制造业为主,且规模相对较小。

调查情况

(一)中国在非企业对履行社会责任的认知与制度建设

1.大部分国有企业在非洲的发展已经有了清晰的社会责任理念,比例高于民营企业

企业领导人的社会责任理念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企业的发展只有具备了清晰的社会责任理念,履行社会责任才会具有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被调查国有企业中,有18%(2家)的企业答为没有或相当于没有(答非所问),而有82%(9家)的企业认为自己在非洲的发展已经有了清晰的社会责任理念,这至少说明在样本企业中,大部分已经有了清晰的社会责任理念。与之相对比,被调查22家民营企业尚只有47%的企业具备清晰的社会责任理念。

2.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尚不全面,且履行还不够主动积极,但好于民营企业

对于那些认为自己在非洲的发展已经具有清晰的社会责任理念的国有企业,本调查进一步调查了其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内容,结果答案则五花八门,几乎1家企业1个答案,各答案分类整理如下:提高当地百姓的就业、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当地经济做贡献;为非洲提供先进环保的技术和服务,为中非友谊贡献绵薄之力;为当地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尽自己所能把工程出色地做好,就是社会责任;增加当地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要融入当地,要给当地一些帮助;对社会负责任,不要有污染;因为我公司是国有企业,必须遵照指示办事;与当地社区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可见,被调查国有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尚比较片面,只关注其中一个较小的方面,且还不够主动积极,如有2家国有企业答为“因为我公司是国有企业,必须遵照指示办事”,从而凸显出目前对企业社会责任教育、培训的缺乏,也反映了对他们进行社会责任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不过,相对于被调查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还是相对要全面一些,不少民营企业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常常答非所问,例如答成“非洲的竞争越来越厉害,利润越来越薄,对在非发展的前途一片迷茫”等。

3.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与实践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从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也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与实践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企业十分重视自身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把促进所在国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认为是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同时,中国企业较少关注非洲国家内政问题,因此,访谈中的企业领导人很少将政府的腐败、透明度和人权归入企业社会责任范畴。这或许是中国长期奉行的“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体现。许多企业管理人员表示,中国企业能够基于“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当地开展业务,这一点与来自其他国家的跨国公司有着本质区别。

4.只有少数建立了专门的社会责任管理机构及制定有关制度,但比例高于民营企业

企业设置专门负责企业社会责任的办公室及主管可以更好地统筹企业社会责任,并将其纳入企业的长期管理战略中。从调研情况看,只有42%的企业建立了社会责任、行为准则的规章制度,而有58%的大多数企业尚没有建立社会责任、行为准则的规章制度,可见受访中国企业总体而言大多没有专门负责社会责任的管理机构,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还不甚明确。至于国有企业,只有3家回答有专门负责企业社会责任的办公室及主管,且只有73%的国有企业建立了社会责任、行为准则的规章制度。相对应的,22家民营企业中,只有2家相对规模比较大的企业设置有专门负责企业社会责任的办公室及主管,可见比例更低。

(二)中国在非企业雇佣当地员工的基本情况

1.国有企业平均本地化率为55%,低于民营企业的85%

由于非洲国家普遍失业率较高,因此他们很希望外国投资企业能够多雇佣本地员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由此,中国在非企业的本地化情况常常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可以反映企业履行对当地社区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调查,被调查国有企业的本地化率(非洲员工占全部员工的比例)为55%,且不同行业存在较大差别:工程承包,67%;采矿,95%;渔业,92%,通信,40%(实际情况应该比40%要高,因为被调查通信企业的保安、保洁、司机等服务已外包给当地物业或租车公司,而在这些部门就业的当地人没有计入企业员工数量中)[注:有些季节性较强的企业(如渔业)的员工数量在旺季和淡季时有很大的不同,为便于计算,本文取其平均数],平均本地化率为55%(实际情况应该要高于这个数字,原因同上),其中,采矿次高,通信业最低。与之相对比,民营企业的本地化率较高,为85%,这可能与民营企业所处行业基本为劳动密集型而国有企业基本处于资本或技术密集型有关。

2.采矿业企业和进入非洲时间久、规模大、技术含量低的企业本地化比率较高

2家进入非洲市场很早的国有企业,以中国水产塞内加尔代表处(1985年进入)为例,企业有中国员工112名,非洲员工1200名,本地化率高达88%,规模很大,本地化率也很高。又如,如河南国际塞内加尔公司(1984年进入)平均本地化率达90%, 2家进入非洲市场6年的采矿企业本地化率为93%,1家进入非洲11年的通信企业本地化率仅为26%,可见,一般来说,采矿业企业和进入非洲时间久、规模大、技术含量低的企业本地化比率较高。由上可知,中国企业在非洲雇佣了大量的工人,给非洲带来了不少的就业机会。

3.本地员工工资均高于当地最低工资,一部分企业工资远远高于当地最低工资

代表性国有企业工资具体情况如下(括号中的文字表示该企业所在国家):采矿企业(赞比亚)平均工资为:中国员工2500美元/月,非洲普通工人400美元(相对于人民币2500元/月),管理人员1000美元/月(相对于人民币6360元/月,按调查时1美元对人民币6.36元的汇率计算),是被调查企业本地员工工资最高的,远远高于当地最低工资,而在尼日利亚的中国企业的非洲员工工资相对较低,但是,都高于当地最低工资一些。

4.45%企业周工作时间符合非洲的法定要求,比例低于民营企业

在11家国有企业中,只有5家企业周工作时间在50小时以下,其余6家都超过了60小时,其中3家甚至在60小时以上(2家工程承包企业,1家通讯企业)。由于非洲国家法定周工作时间基本都在48小时或以下(视行业和国家而定),由此可知,只有45%的被调查国有企业周工作时间符合非洲的法定要求。与之相对比,在22家民营企业中,有17家在50小时以下,符合法定周工作时间的企业比例接近78%,高于国有企业,这可能与被调查民营企业有一半属于批发零售企业有关,因为这些企业基本都在商贸城经营,而商贸城一般每天定时关门,不能加班。

5.中国员工加班比例大于非洲员工

在不少被调查企业中,中国员工加班比例远大于非洲员工,中国人需要加班,而当地人是不需要加班的(因为他们不愿意,即便给双倍工资)。例如,某建筑工程承包企业,中国人周劳动时间是41-50小时,而当地人是 35-40小时(当地劳动法规定每天8小时),比中国人少10小时。又如1家著名的国有通信企业周工作时间也较长,为51-60小时,很明显,该企业员工需要加班,而该企业中国员工相对较多(达330名),多于非洲员工的118名。这可能与非洲员工不愿意加班(即使支付加班工资),而中国工人相对要灵活、勤劳、好管理有关。实际上,这也是一部分中国企业宁愿花更高工资从国内雇佣中国工人的原因之一。

6.绝大部分企业工资的发放及时,但对中国员工按时发放的比例低于非洲员工

在工资的发放方面,对当地人,绝大部分被调查企业(95%)能够按时足额发放,基本不存在拖欠工资的情况。然而对于企业的中国员工,只有85%的企业能够按时足额发放,有15%的企业答则可能会拖欠,有时两个月才发1次甚至半年才发1次(防止中国人受不了苦回国)。实际上,被调查企业中,有1家企业曾经因为拖欠中国员工工资而发生劳动纠纷,1家大型国有企业也对中国员工的流动性较大表示担忧。

7.一半以上在非国有企业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高于当地同行业的其他外资企业,比例高于民营企业

在11家国有企业中,只有7家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1家采矿企业答为低很多,1家工程承包认为差不多,4家认为比其它外资企业要高一些(含通信企业3家,矿业勘探1家),1家建筑施工企业答为低一些。可见,从回答了这个问题的被调查企业来看,有28%的企业工资福利待遇低于当地同行业的其他外资企业,56%高于其他外资企业,14%的与其他外资企业差不多。

与之相对比,在22家民营企业中,只有15家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约47%的(7家)的企业工资福利待遇高于当地同行业的其他外资企业,其余认为差不多。

(三)公益或捐赠活动方面:100%的企业参加了或多或少的捐赠活动

被调查企业几乎都参加了或多或少的捐赠活动,如当中国国内遇到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冰雪灾害,当东非肯尼亚遇到干旱时的时候,会参与捐赠活动。此外,一些企业还会应当地要求,参加当地的一些捐助活动,如给当地残疾人和孤儿智障儿童捐款,赞助当地球队参加比赛,捐赠当地学校体育设施,给本地老员工的子女支付部分学费等。不过,从调查结果来看,这些企业大都是在中国大使馆号召下开展公益或慈善活动的(而民营企业大都是在中国在当地的商会组织下进行的)。其中,一家大型矿业企业的公益活动较为突出,如2008年,为当地捐建了一个菜市场;2009年,为当地捐建2个巴士停靠站;2011年,为当地捐建了一个诊所,为艾滋病的防治进行捐赠。此外,还不定期的进行慈善捐赠等。

[责任编辑:gulfinfolucia]

轻松掌握中东市场与资讯,请下载【海湾资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