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资讯网-gulfinfo.ae

政策调整对非洲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6月15日,第4次新结构—国际发展论坛暨第62次“朗润—格政”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以“非洲国家经济展望——政策调整及中非合作”为主题,围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报告《撒哈拉以南非洲——政策调整时机已到》进行讨论。来自政府、高校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

政策调整对非洲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6月15日,第4次新结构—国际发展论坛暨第62次“朗润—格政”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以“非洲国家经济展望——政策调整及中非合作”为主题,围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报告《撒哈拉以南非洲——政策调整时机已到》进行讨论。来自政府、高校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嘉宾、评论人先后从不同视角对主题报告作了分析和解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徐佳君博士主持了本次论坛。

  首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非洲局副主任罗格·诺得(RogerNord)作了题为《非洲仍在增长吗?》的报告。该报告分析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过去二十年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展望了2016年该地区的经济表现,并指出了近年来增长放缓的主要因素在于大宗商品价格的急剧下跌,外部融资成本提高,以及不断上升的政府债务。同时,该报告也具体阐述了这些国家应如何在短期里调整其宏观政策,并且将政策重点瞄准于多样性和金融部门的发展,以此来增强政策适应性并刺激经济增长。

  罗格·诺得表示,“在较长的经济增长周期之后,尽管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大型经济体造成了严重压力,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国家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比如大宗商品出口国,像尼日利亚和其他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表现就不同;还有一些国家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不太高,甚至可以从低油价中获益,比如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家,其经济表现也会持续走高。”

  那么,在目前非洲经济困难的情况下,该地区的增长势头是否已经停止?挑战是暂时性还是长期结构性的?这是报告试图回答的问题。

  对此,罗格·诺得认为:“尽管短期下行风险较大,从中期来看,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发展潜力非常可观,经济展望还是很好的,但前提是政策没有问题。”

  他指出,该地区正在面临四个挑战,其一是扩大税基以增加财政收入;其二是提高竞争力,以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其三是增强经济包容性,减轻不平等;其四是如何利用好人口红利的机遇。很显然,这些非洲国家要通过制定更好的政策来应对挑战。

  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非洲局经济学家WenjieChen紧接着针对“中国再平衡对撒哈拉以南非洲贸易的影响”进行报告。她首先介绍了中国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交往,尤其是在贸易方面的交往。同时,她还分析了中国在经济结构上的调整会对该地区产生的影响。“由于非洲国家主要出口能源、燃料和其他基本的原材料,随着中国经济的再平衡,对投资和大宗商品的需求下降,该地区对中国贸易出现了近十年以来的首次逆差。不仅如此,这种负面的影响具有溢出效应,会通过间接的渠道波及该地区的其他非资源出口型国家。”她在报告中说。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席天扬也应邀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先后对两位报告人的报告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张建平表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会为非洲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接下来与非洲的合作会从贸易转向投资,并通过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的建设推进非洲工业进程,帮助非洲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

  此外,席天扬博士认为,“在应对挑战的解决方案上,过于重视财政收入会使得这些非洲国家更加依赖资本密集型产业,从而加重‘资源诅咒’效应。”

  他还指出,在鼓励该地区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以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时,要结合这些国家的比较优势。电力和基建等供给层面的因素取决于国家的实力,取决于是否有足量和快速的收入提高。本质上,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将不同的发展阶段考虑在内,让多个因素发挥集成作用,促进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据了解,本次讨论的报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区域经济展望报告—撒哈拉以南非洲每年发布两次。新结构经济学国际发展论坛以“创新发展理念,探索发展实践”为宗旨,致力于搭建起贯通学术界与实务界的高端思想交流平台,集合国际发展领域有影响力的机构、专家和精英,以开放、平等、包容的心态开展新结构经济学在国际发展领域应用的国际对话。

 

 

 

[责任编辑:gulfinfolinda]

轻松掌握中东市场与资讯,请下载【海湾资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