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资讯网-gulfinfo.ae

怎么做好非洲生意?中企要求员工5年内学会当地语言

多家“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老板坦言,非洲做生意机会多的同时“困难也很多”,主要是由于政策、语言、法律法规、人文环境及文化习俗的不同,导致开店办厂面临着种种困难,再加上非洲汇率的不稳定和社会安全隐患,这些都需要适应。...

怎么做好非洲生意?中企要求员工5年内学会当地语言

“我们非常看好非洲的市场,公司计划在未来5年再将10个中国品牌引入非洲。”倬亿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秀霞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许多中国制造的产品在质量、技术上已经达到国际顶级水平,现在需要的只是去打开市场。

作为广汽传祺在尼日利亚的独家总经销商,倬亿国际用不到2年的时间就收获了拉各斯警察局政府采购、银行批量购车等大客户订单;2015年底,成功获得尼日利亚政府SKD官方生产许可证书后启动了本地投资建厂项目。

陈秀霞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尼日尼亚,是因为尼日利亚在非洲经济总量第一,人口第一,“我们的计划是从尼日利亚扩展到西非,再到东非,最后辐射整个非洲”。

同样看好非洲市场的还有广东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有限公司,该公司虽然没有直接对非投资,但选择了非洲作为出口的主阵地。该公司贸易一部国际商务师宋爽对记者说,“我们的药品胜在物美价廉,性价比高,而且质量有保证。就地区而言,现阶段以尼日利亚为主,不过整个非洲的出口额占到公司出口非常大的比重。”

不过,陈秀霞坦言,在非洲做生意“困难也很多”,主要是由于政策、语言、法律法规、人文环境及文化习俗的不同,导致开店办厂面临着种种困难,再加上非洲汇率的不稳定和社会安全隐患,这些都需要适应。

另一家广东民企世能电力设备集团是我国第一家对外转让政策性关停小火电的企业,也是我国最早开展过剩产能转移业务的企业之一,从2012年起就开始在乌干达进行全面投资。

该公司董事长侯建雄表示,公司在长期的对外尤其是对非的投资经营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资金短缺、融资难、融资贵始终是困扰民企“走出去”的最大问题。“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没有资金平台的支持,难于‘走出去’;而对于已经‘走出去’的企业,要立足不难,而立足后光靠自己的资金积累,也很难做大做强。要让民企更好的‘走出去’,必须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好消息是国家开发银行国际金融局局长梁惠江在第二届对非投资论坛上透露,中非发展基金将从50亿增加到100亿美元,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将从10亿增加到60亿美元。同时,国开行将携手中国和非洲当地的各类金融机构,对一些工业化项目进行联合融资。

此外,人才培养也困扰着侯建雄。“企业‘走出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语言、资金、技术、管理、财务、当地的法律等一系列问题,需要相应的人才配备。随着海外业务的拓展,人才成为企业‘走出去’最主要的短板,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必须重视解决这一问题”。

而人才问题涉及中非合作双方,仅培训中国企业员工是远远不够的。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我们必须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以便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为此,公司专门制定了5年计划,首先从解决语言问题开始,我要求在5年内中国干部必须学会埃塞俄比亚当地语言,埃塞俄比亚的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学会中文。”

成立于1996年的华坚集团以专业生产高中档真皮女鞋为主,旗下拥有广东东莞、江西赣州和非洲埃塞俄比亚3大生存基地,以及埃塞俄比亚-中国华坚国际轻工业园等十几家分、子公司,目前出口将近5亿美元。

张华荣说,希望把公司在广东的发展模式搬过去,3-5年内解决埃塞俄比亚3万人的就业。同时,也希望非洲更多了解投资者的心态。“企业的生存环境首先是人的生存环境,我们希望受到尊重、生命健康得到保障,这需要非洲政府和全社会的支持。”



[责任编辑:gulfinfocz]

轻松掌握中东市场与资讯,请下载【海湾资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