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资讯网-gulfinfo.ae

评伊朗电影《一次别离》 当代价值观与传统教义的矛盾

或许,在提到伊朗这个国家的时候,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是石油和经济制裁。2012年2月26日,美国洛杉矶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学院派们毫不吝啬的将奥斯卡外语片的小金人颁给一部名为《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的伊朗影片,而这也是该片继横扫柏林后在美洲大陆的大获全胜。导...

评伊朗电影《一次别离》 当代价值观与传统教义的矛盾

 

或许,在提到伊朗这个国家的时候,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是石油和经济制裁。2012226日,美国洛杉矶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学院派们毫不吝啬的将奥斯卡外语片的小金人颁给一部名为《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的伊朗影片,而这也是该片继横扫柏林后在美洲大陆的大获全胜。导演阿斯哈·法哈蒂的成功绝非偶然,细数过去的25年间,伊朗电影在全世界影展得到广泛的认同,获得过超过300项的国际级荣誉。贾法·帕纳西、巴赫曼·戈巴迪、阿巴斯·库亚斯塔米、巴赫拉姆·贝赛、帕尔维滋·沙亚德、马基德·麦迪吉、赫米达·杰贝里,这些如雷贯耳的导演曾经用他们的作品给这个世界带来太多的争论和感动。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知道,伊朗电影风光的背后,其本国受到政教合一的高度束缚,伊朗是全球电影审查制度最为严格的国家之一。著名导演贾法·帕纳西被伊朗政府禁止拍片,封杀期长达20年,此事件发生后,立马得到柏林电影节的声援。

有人认为,伊朗电影之美源自故事背后浓重的政治气息和隐含的体制批判。对此《一次别离》的导演的描述则是"这就是生活。"也正是在"神权统治高于一切"的政教体制下,战争、男性、领袖、宗教成为伊朗电影不可碰触的权利G点,只能转而通过镜头俯视妇女、儿童、教育、亲情等相对弱势却关乎整个伊朗国民未来的族群。通过平凡的伊朗家庭的生活去客观、冷静且不失温情的突出伊朗人在感情和宗教方面的纠结。

孩子

纵观近20年的伊朗电影,儿童题材成为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没有之一。浏览每一幅海报不难看出其中的一致性,就是眼睛,无论衣衫褴褛还是遍体鳞伤、无论是古墙戈壁还是荒野丛林,总有那么一双明亮且充满期待的眼睛吸引着你的视线。你能透过那目光看到天真、快乐、渴望,却很难从中读到未来。

经常看伊朗电影的人都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伊朗的儿童电影中很少谈到所谓"理想"这个词。这并不是偶然现象,新伊斯兰革命结束后,伊朗本国经济飞速成长,中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同时,对于开放教育体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科学、艺术、文体也逐渐成为伊朗中小学教育的必修课之一。然而,在政教合一社会体制下,神权统治高于一切的整体环境却依然存在且处在主导中用的前提下,伊朗儿童在学校所学习的功课并不会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与信仰产生太大影响。

伊朗导演马吉德·马吉迪的影片《小鞋子》所呈现给观众的就是这样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或许鞋子表面上只是一种物质的代表,然而两个孩子追逐的过程令人动容,温情之余小演员所表达的超出年龄的坚毅与执着将影片内涵引入更甚层次的人文关怀。片尾处,金鱼亲吻着孩子的双脚,宛如神来之笔般的将影片中一切物质化的表达提炼升华,一种解除束缚、追逐自由的"乌托邦"式结局全盘托出。

伊朗电影中,对于儿童电影的处理很简单,出去基于故事情节之外很少制造明显的戏剧化或带有主观意识的美感。也就是说,影片所追求的表达方式是真实还原伊朗儿童的生活,通过这种真实去描写伊朗社会环境下的种族未来。这种关注角度,不同于好莱坞中产阶级家庭电影的过度美化,也有别于欧洲社会矛盾激化过程中的激斗和冷酷。伊朗电影则更注重于隐喻在天真笑容中的焦虑,但结局却通常是美好的。这种结局可能是出于伊朗本国审查制度,抑或是导演对于神权的忠实。

女人

面纱、长袍、披风,这其实可以算作是伊朗电影中女星角色的笼统描述。新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对于女性的权利有所开放,但仅仅是介于教义允许范围之内或不触及教规的。但受到整个社会群体的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的影响,伊朗女性的地位从某种角度上看,甚至要远低于男人跟儿童。例如,伊朗法律规定一夫一妻制,然而在很多伊朗家庭中存在纳妾的行为,此现象在偏远地区更甚;伊朗法律中有对于男女平等的描写,但在司法领域的遗产继承等方面,同一家庭的两个女性等于一个男性,甚至法院在接受证人证词的时候也是履行这个计算方式。

与欧美蓬勃高调的女权运动不同,伊朗历史上的所有女权运动基本皆以失败告终。时至今日,伊朗女权运动骨干和组织在国际妇女权益类会议上获奖无数,却过着不得不"流亡"的生活,如若回国面对他们的将是严苛的法律制裁。

影片《一次别离》中的一幕非常深刻,纳德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因为尿床而给新保姆瑞茨造成了巨大的困扰,按照伊朗法律和教义,已婚女性不得碰触和观看除了法定丈夫与儿子外任何异性的裸体。情急之下,瑞茨致电教会(或相关部门)询问教宗和真主是否会允许并原谅她为老人洗澡。这一幕,或许在很多国家看来是荒唐的,一个基于情理良知和职业道德的行为居然要经过教宗的允许。然而,类似题材在伊斯兰世界的镜头里随处可见。

与儿童电影中的天真和理想化类似,伊朗女性题材的电影中通常与压迫、歧视、牺牲甚至死亡相关,但对于结局的处理上则依旧回归圆满或温情的主题。例如《生命的圆圈》、《女人花》、《烟花星期三》等影片中,伊朗女星对于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所作出的贡献和容忍成为影片表层的故事关键,表层之下则是导演对于牺牲、歧视的控诉和批判。但通常,这种批判是软弱且无力的,这依然是对于审查的妥协和神权制度的高度服从,这样复杂的矛盾情感几乎充斥了所有伊朗女星题材影片。

导演

伊朗电影的美是被动的,硬件上电影器材和人才的相对匮乏,软件上收到本国审查体制和宗教教义的束缚,使得伊朗电影无论从技术还是审美上说都相对保守。然而正是这样的限制给了伊朗导演们一双谦虚的眼睛,当电影回到"讲故事"的本尊,当画面回归表述事实的基本,使得伊朗电影在全球电影工业"大跃进"环境中还原出一种"原生态"的淳朴质感。

有人说伊朗电影的特色是政治元素,通过批判社会弊端和政治黑暗达成一种潜意识中的革命。然而,在我看来,伊朗电影中的政治元素与欧洲电影有这截然不同。

首先,伊朗电影中对于矛盾的表达式温和且不求解答的,也就是在故事中提心矛盾的存在,却不理想化或者极端化的为矛盾勾勒一种解决方法。这样的电影表达手法也经常出现在其他伊斯兰国家的影片中,由此可见这或许和伊朗国民的逻辑思维方式有关,他们感受和察觉到社会矛盾的沟壑,却不愿意站到沟壑的另一边去,只能通过镜头表达自己的意思"嘿,看,这儿有个坑!"

其次,伊朗电影远没有本国国际政治那么极端。俗话说的好,有压迫就有放抗,但对于伊朗本国内部矛盾来说,似乎并不成立。至少至今,我没有看到过伊朗电影中有质疑、攻击宗教本体的影片。这并非是自由与民主的问题,即便是旅居国外的伊朗导演,还是例如贾法·帕纳西这样曾遭到监禁的导演(封杀原因是参与反内贾德游行),他们在作品中指出社会问题的同时却依旧是伊斯兰的忠实信徒。欧洲曾经向帕纳西敞开怀抱,然而他却依保持了自己的信仰。如果换做任何一个欧洲导演遭此境遇,恐怕就没这么低调了。反过来思考,伊朗导演所忠实的可能仅仅是宗教信仰,对于政治体制下的问题他们是尖锐的,但受到政教合一的影响,他们能做的可能仅仅是提出问题的所在同时祈祷神明的引导。

前边提到过,伊朗电影的美在于质朴,没有花哨的镜头或特效,没有意识形态的强加和卖弄,平实的去讲述每一个故事,最终给出一个圆润乐观的结局,这不正恰好符合当代人的主流价值观么?

比很多伊斯兰国家来说,伊朗国民的生活条件还是相当不错的。也正是在这种物质相对充裕的前提下,公众的社会价值观与传统的教义更容易摩擦出矛盾。

在第61戈届柏林电影节上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大获全胜,一渠举擒获金熊奖、最佳女演员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颁奖礼结束后,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出席发布会,他说,"虽然拿了金熊奖,可我不是英雄,无论我说什么都不能改变伊朗电影的现状,我能做的就是用电影阐述更多现实和情感,希望能对它有所促进。"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是本届竞赛单元中惟一一部伊朗电影,开场长达约五分钟的长镜头,把人们带进入了普通的伊朗家庭的生活,导演阿斯哈·法哈蒂用他冷静、客观又充满关切的镜头风格,展现了当代伊朗人在亲情和宗教生活方面的纠结和"这就是生活"。虽然影片政治意味并不浓厚,但依旧影射批判了伊朗等级分明社会现状。一位德国电影评论家在看过影片后真挚曾经不由得感叹说"今年的竞赛单元有很多糟糕的片子,但有一部杰作,就是《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这就足够了。"其实在两年前,阿斯哈·法哈蒂就曾凭借《关于伊丽》摘得柏林影展最佳导演银熊奖。

 

 

[责任编辑:gulfinfolinda]

轻松掌握中东市场与资讯,请下载【海湾资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