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资讯网-gulfinfo.ae

非洲:人口、教育及工业4.0

从人口角度而言,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大陆。目前,撒南非洲25岁以下人口占其总人口的60%,而到2030年,在全球25岁以下人口中,撒南非洲将占1/4以上...

非洲:人口、教育及工业4.0

从人口角度而言,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大陆。目前,撒南非洲25岁以下人口占其总人口的60%,而到2030年,在全球25岁以下人口中,撒南非洲将占1/4以上。目前撒南非洲工作年龄人口占全球13%,仅次于亚洲,至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17%。

在今后十余年中,撒南非洲工作人口增长幅度高于全球其他地区,因此,面向未来的教育与培训不仅对该地区非常重要,也关系到全球未来的总体就业格局。如果能够妥善应对当前在就业与教育培训方面的挑战,撒南非洲将通过工业化及劳动力市场等途径发挥其人口潜力,显著提升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实现经济多元化和强劲增长。

人口增长及教育能力带来的主要挑战

对于非洲大陆而言,人口增长与教育规模之间仍然存在巨大鸿沟。至2030年,非洲工作年龄的人口将由3.7亿人增加至6亿人,这意味着中等教育的覆盖规模需要由2010年的36%上升至52%,这无疑给非洲的教育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从知识和经验的代际传承来看,师徒相传仍然是非洲非正规教育的主要方式,有数百万人仍然在这种方式下获得就业技能。虽然近年来,很多非洲国家加大了基础教育的投入,根据非盟通过的《2016-2025非洲教育战略》,非洲小学入学率由10年前的59%上升为79%,相当于144万非洲儿童进入小学阶段教育。但非洲的中高等教育率仍然偏低,中学入学率下降至50%,而高等教育入学率则仅有不足7%。此外,非洲高等教育仍然无法达到国际水平,这也是很多跨国企业无法寻求适用的人力资源的重要原因。

虽然在尼日利亚、博茨瓦纳、贝宁、乌干达、马拉维和莫桑比克等国家,年轻一代的教育水平已经显著超过了年长一代,这无疑形成了未来发展的潜力,但由于撒南非洲的就业率在过去10年的增长无法与人口增长率相匹配,这就导致了年轻人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此外,由于撒南非洲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无法为员工提供技能提升的培训资源。大量人员在非正式经济领域(如家庭农场或城市小作坊等)就业也影响了人力资本的积累。

近年来,非洲很多人口大国如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南非、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都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和较高的经济活跃程度,其中南非和肯尼亚的经济多元化程度较高。然而,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高,撒南非洲高技能人才职位却仅为6%,远低于全球平均24%的水平。在撒南非洲,高技能人才的主要职业包括商业分析员、教师、学者、金融从业人员、会计师、人力资源师、市场运营专家、客服专家、广告及营销专家、信息和软件技术工程师等。在南非、毛里求斯和博茨瓦纳等国,高技术人才比较容易招聘,而其他国家则相对较难。

工业4.0带来的主要挑战

除了快速城市化及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如农业、食品和饮料、家庭和个人护理、服装、运输以及汽车等行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外,如移动支付、现代化物流、智能制造等工业4.0领域的发展也同样对非洲的就业市场造成巨大冲击。据统计,南非有41%的工作岗位都会受到影响,这一比例在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毛里求斯、肯尼亚和安哥拉分别为44%、46%、48%、52%和53%。然而相对全球其他地区而言,由于工资水平较低、技术应用缓慢,这种影响的速度和程度相对较小。

从全球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看,工业4.0对非洲的未来影响深远而复杂。例如数据挖掘和分析方面,将对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以及适应数字化技术的专业人员产生大量需求;再如精密制造方面,数字机械工程师、业务运营数据分析师,以及结合了深刻的行业知识、用最新的分析工具制定商业策略、能够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专家和实现无缝的人机交互专家也将是未来的就业热门。

新能源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将对非洲未来的就业带来影响。根据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2025年,在清洁能源发电、能效控制、污染管理等方面,仅在南非就将新增46万余新的工作岗位,在毛里求斯、纳米比亚、肯尼亚、塞内加尔、乌干达和赞比亚等国,这一趋势也非常明显。同样,在线工作平台也将深刻改变非洲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并带来新的机遇。预计到2025年,各领域在线工作平台的创建可以为肯尼亚新增就业岗位53万个、创造GDP30亿美元,为南非新增就业岗位86万个,创造GDP200亿美元,为尼日利亚新增就业岗位190万个,创造GDP200亿美元。

然而,反观非洲的高技能人才现状,可以发现其间仍然存在巨大的鸿沟。如前文所述,非洲仅有7%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而其中35%分布在法律、商业、管理、金融、营销和人力资源等领域;40%分布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和信息通信技术(ICT)领域,包括制造和建筑(16%)、信息和通信技术(11%)自然科学及数学(11%)。在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非洲大量高技能人才集中在开发、维护等方面,但软、硬件工程和人工智能方面人才屈指可数。

中国在撒南非洲投资的转型挑战

从2000年以来中国对非投资的发展历程来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和基础设施建设高潮的出现,带动了大量中国企业向撒南非洲能源矿产和基建领域大量投资。然而,由于国际市场能源矿产产品价格提振不力,以及财政收入减少和负债增加,上述两大领域对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在下降。随着智能制造的兴起和全球制造业的重新整合,非洲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遭遇了新的困境,这也为中国对非制造业投资带来了障碍。

从欧美发达国家对撒南非洲的投资趋势看,目前金融、高新技术领域日益成为“风口”,非洲互联网金融领域创业公司自2015年以来已经收到了超过1亿美元的融资,以非洲为业务重心的金融科技创业公司在2016年获得约7000 万美元融资,高新技术领域企业获得各类风险投资则高达近3亿美元。著名投资机构Orange Digital Ventures、硅谷的 Y Combinator、Soma Capital、 Social Capital及旧金山的 Lynett Capital等都在撒南非洲开展相应的投资业务。

从本文的分析不难看出,在未来的10余年中,撒南非洲将面临就业增长和教育能力与人口激增之间的巨大鸿沟,高技能人才匮乏趋势将日益明显。因此,中国对非投资也需要顺应趋势,进行相应调整。

一是聚焦价值链高端,合理布局投资结构。由于新技术的快速应用,全球范围内的价值链重构也将影响非洲。在能矿开发领域,应更注重环保、新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技术发展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应重视产业基地/园区、港口、交通枢纽的互联互通及智能交通技术应用;在金融领域,应重视金融科技和移动支付技术发展;加大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服务业应用方面的投资,重视旅游业及其服务产业投资和新兴商业模式投资。

二是重视高端人才获取,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在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冲击下,非洲本土高端人才的价值创造能力将更加凸显,短时期内西方企业对非洲本土高端人才的控制和争夺将加剧。在此情况下,中资企业应加快完善人力资源机制,获得更多高端人力资源。同时,针对非洲职业教育培训不足,众多与民生相关就业大量增加的情况,应及时调整援助及优惠贷款支持方向,更多地支持职业教育培训等“软性”项目,引导商业投资向人力资源领域投入。

三是加强与发达国家合作,实现多方互利共赢。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在非洲固然存在竞争,但更多是互补。因此,应加强中欧非、中美非等合作,发挥各方优势,在市场渠道、技术应用、投资融资、标准实施等各方面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以竞争替代合作,共同实现非洲的未来发展。

[责任编辑:Gulfinfoczcyl]

轻松掌握中东市场与资讯,请下载【海湾资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