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蓝的天空,低垂的白云掩映着一望无际的茶树织成的绿毯。漫步在茶园小路上,不时看到茶芽上留有未干的晨露,闪闪发亮。微风袭来,茶香芬芳,置身于肯尼亚内罗毕Limuru地区的茶叶种植园,好似远离凡尘。
追溯肯尼亚茶叶发展的历史,1903年英国人凯纳最早将茶树引进到肯尼亚的Limuru地区,1920年英国殖民肯尼亚后才在这里大规模种植茶叶,目的是获取利益并满足本国日益增长的茶叶需求。1963年肯尼亚获得独立,但英国人留下的茶叶种植技术和管理理念一直沿用至今,仅仅100年,肯尼亚茶业可谓发展迅猛。
目前,肯尼亚已成为全球重要的茶叶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同时也是非洲最大的茶叶生产国。茶业在肯尼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肯尼亚三大创汇产业之一。
肯尼亚出产的红茶又叫做“红碎茶”,茶汤颜色为橘红色,茶香浓郁、入口香醇、品质优良、价格平易近人,广受欧美市场的欢迎,那么肯尼亚红茶是如何生产的?
其次是生产工艺的“纯净”。肯尼亚现有约5百万的人口从事茶叶的生产。多数茶叶的采摘都是人工完成,即便部分由机械完成,也严格保证茶芽的质量。肯尼亚茶业发展局作为监管肯尼亚茶叶发展的组织,对此标准做了详细的规定,每道程序都保持茶叶的纯净。
肯尼亚红茶制作的大致流程是,首先人工采摘茶叶,然后把鲜嫩的茶叶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往工厂,工人会大致检查茶叶的质量,质量合格开始加工,如果不合格会将茶叶退回;合格的茶叶经过清洗,然后通过传统的红茶加工工艺CTC(crush-tear-curl),即压碎-撕裂-卷曲的过程使茶叶充分氧化发酵。
此过程让嫩绿茶叶变成了棕黑色,工人会精确地控制茶叶的发酵时间,然后将发酵好的茶叶通过机器烘干,上好的肯尼亚红茶就生产出来了。整个过程总共需要大致24个小时。1931年威廉麦乐文发明了这项工艺,并很快就传播到了非洲,肯尼亚就是传承了这项传统工艺,沿用至今,形成了具有独特口感的肯尼亚红茶。
然而面对日益饱和的市场现状和激烈的竞争,肯尼亚红茶的拍卖价格在2013和2014年也曾经历过低谷。根据蒙巴萨拍卖行发布的近五年来肯尼亚红茶拍卖价格显示,2013和2014年,肯尼亚红茶价格持续走低。随之,茶农的收入大幅降低,甚至不能保障基本生活,茶叶外汇收入也创历史新低。
为此肯尼亚茶叶研究基金会发布了一个紫色的茶树品种,希望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突显肯尼亚茶产品多样化的特点并增加价值。这种由肯尼亚茶研究基地研发的新品种叫紫茶。其叶子是紫棕色,煮后茶水呈紫色。据介绍,其茶汤中含有大量保健成分——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有帮助人们抵抗衰老、对抗癌症、预防多种疾病的作用。目前,已有部分农户种植了紫茶,他们希望借此增加收入。
-- END --
来源:
编辑:
分享: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