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一提到中东的女孩子,
脑里第一时间被触动的,
必然是这样的画面。
黑漆漆一片:
庄严肃穆:
铜墙铁壁:
阿拉伯国家大多信奉伊斯兰教,
甚至奉为国教。
这种父权制社会下,
女性的地位卑微早就街知巷闻。
一夫多妻制,童婚,女性不能抛头露面,
甚至没有出外工作的选择自由;
要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来形容,
似乎一点也不为过。
所以你能想象,这样的地方能出 网红吗?
而且还是papi酱那种画风的。
这个年仅20岁的 Hayla Ghazal家住迪拜,
从2013年开始玩YouTube拍视频。
跟大部分网红差不多,
她身上的喜剧细胞也闪闪发光——
换句话说,就是特别爱演。
忙到只能用脚趾夹书的知性白领:
带着愚公移山精神也拖不动超载包包的都市丽人:
光是自己老妈就演了好几十遍:
还常常一人分饰多角,瞬间转换角色:
Ghazal的小视频不谈什么人生意义,
她只教你生活小窍门:
怎么收拾衣柜,怎么用吹风机,又怎么自制口红;
偶尔也跟你笑谈
“大学男生撩妹那些事儿”、
“阿拉伯婚礼上的8种婊”、
“西方老妈跟阿拉伯老妈的区别”
这种接地气的话题。
镜头前龇牙咧嘴,
大家倒是也看得很开心
3年时间收了近 100万粉丝,
现在她的 Hayla TV已经成了中东地区最大的阿拉伯语女性频道。
不仅YouTube上大热,她还有了自己的婚纱和晚礼服品牌
Hayla Couture:
偶尔会在国内出席时尚活动:
如果还记得伊斯兰世界的传统保守,
你可能会忍不住称Ghazal为 “最勇敢女网红”。
不戴头巾?不穿长袍?
抛头露面做网红搞事业?
这每一点都像是在向教义精神发起挑战。
然而坦白说,拥有这一切的Ghazal,
绝对是因为幸运。
生活在阿联酋这种世俗化程度较高的伊斯兰国家,
女性可以选择不戴头巾,
甚至穿个性感小吊带也不会被逮住毒打一顿。
不仅社会开明,
Ghazal的家庭也同样是开明的中产阶级。
他们送Ghazal去读大学,支持她做网红,
甚至支持她搞自己的服装品牌,
在自己喜欢的时尚圈闯出一番事业。
相比之下,25岁的 Al-Juhara Sajer就没有
镜头前脱下头巾的勇气了。
Sajer是最早在YouTube
开通阿拉伯语频道的女博主之一。
然而,在她所生活的沙特阿拉伯,
女性出外必须身穿黑袍,有男性陪同;
而且不论是多高级别的电视台,
都不允许女主播“露出美丽的容颜”。
所以一心一意想做个美妆博主的Sajer也战战兢兢。
最后在2015年,拍了3年的视频后,
在父亲的鼓励下,她才敢在镜头面前露脸,
大大方方教少女们刷睫毛,涂口红。
今天,有 36万粉丝的Sajer,
已经成为 沙特阿拉伯的时尚标杆。
但即使家人支持,
这些网红小女生偶尔也会受到社会的质疑。
Sajer偶尔会拉着父亲一起录制视频
有粉丝在Ghazal的视频底下评论
“把你的头巾戴上!”
“你怎么穿着短袖?”
也有网友让Sajer“滚出YouTube,
回家乖乖做个家庭主妇”;
连Sajer的父亲,也收到过不少威胁,
让他禁止女儿继续这样“不要脸面”。
甚至像 Hessa al-Awwad这种循规蹈矩、
把自己包得只剩双眸的网红,
也还是会被保守的网友喷,
说她穿着长袍拍美甲视频简直就是玷污神灵。
然而Awwad觉得这种混搭很ok。
“沙特阿拉伯的女孩子可以多些宠爱自己,
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自由,”她说,
“现在沙特阿拉伯女性都有投票权了,
事情在一天天发生变化。”
当然大部分时候,
粉丝的反应还是正面而热烈的。
沙特阿拉伯作为YouTube普及率最广的国家,
41%的女性每天闲着没事都会打开YouTube看一看。
这些网红甚至成了粉丝心中的人生榜样。
2016年3月,Hayla被任命为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行动“改变大使”,任期一年;
同时获得任命的
还有另外6个来自世界各地的YouTube网红。
大家都期待她们能为 性别平权运动作出贡献。
“在中东,人们一般不鼓励
女孩子去工作或者追寻人生目标,
照顾好家里的老公和孩子就够了。”
Hayla说。
“但我希望改变这种想法。
你可以做完美的家庭主妇,
但世界上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可以做。
女孩也可以活得积极而快乐,
你的人生价值绝不止于厨房。”
网红再红,
她们带来的影响可能很有限。
伊斯兰世界女性权利的缺失仍然会存在;
我们脑里对穆斯林女子一身黑袍的刻板印象,
也不会一秒被抹净。
但那些女孩子,的确在慢慢地,
竭尽所能地变得独立而坚强了。
-- END --
来源:
编辑:
分享:
相关:
上一篇:给你留在迪拜工作的10个理由
下一篇:“2016非洲文化聚焦”活动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