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资讯网-gulfinfo.ae

尼日利亚的社会经济现状及投资环境分析

70年代初,尼日利亚的货币坚挺,奈拉与美元的兑换率大约是1比2。尼经济发展比较稳定,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约3.1%,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70%。粮食基本能够自给,棉花、花生、可可、棕榈油等的出口量名列世界前茅。整体...

尼日利亚的社会经济现状及投资环境分析


70年代初,尼日利亚的货币坚挺,奈拉与美元的兑换率大约是1比2。尼经济发展比较稳定,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约3.1%,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70%。粮食基本能够自给,棉花、花生、可可、棕榈油等的出口量名列世界前茅。整体上说,当时的国家财政收入远不如现在,但是国民的总体生活水平却要比现在要高些,当时的工业(农业)体系虽然脆弱,但仍有相当的基础,国有大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可以为国民提供不菲的就业机会。

自7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石油的大量开采(至2004年达到每天约268万桶原油的生产量,其中包括15万桶浓缩油),大批拥入的石油美元一下子充实了尼日利亚的国库(至2004年石油出口创汇占国家外汇收入的95%,石油出口占出口总额的85%),政府逐渐忽视非石油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依赖越来越严重,传统农业不断萎缩,粮食自给出现问题。石油经济繁荣时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政策,逐渐形成了现在严重依赖石油的畸形经济结构。

首先是对大量涌入的石油美元缺乏有效的引导,导致国内的物价失控。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国内所能生产的东西很少,但是市场上却一下子出现了大量的货币,这些货币没有被正确地引导到投资市场,而是全部用于消费,钱多货少,自然就引起物价的飞涨,进而刺激了大量商品的进口,严重打击了民族产业。

拿老百姓的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相比,这里的物价实在是高得离谱。举例来说,一枚鸡蛋的市场价格约合1.1元人民币,一袋50公斤大米的市场价格约合350元人民币,而一名普通公务员的月工资水平约为1000元人民币。

统计资料显示,尼日利亚贫困家庭的年收入只有3500-5000奈拉,如此低的收入,如此多的贫困人口,理应为社会带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实际情况是,一个普通劳动力一个月最低的收入也要维持在5000奈拉以上,并不廉价(尼日利亚法律规定的最低月工资是5500奈拉)。在这里有个很矛盾的事实,很多产业受到劳动力不足的限制而无法发展,同时,大量的闲置劳动力呆在家里,不愿意为了低工资而卖力。这也不能怪黑人懒,因为尼日利亚的物价高昂,如果一个月收入低于5000奈拉,那这笔钱还不够用来支付这个劳动力本人所需要的营养消耗,更谈不上去供养他的家庭(一袋五十公斤小麦面粉的市场价格约为3200奈拉,一袋五十公斤的大米则需要6000奈拉)。出于这样的考虑,那些贫困家庭的农民宁可在家里闲着,一天只吃一顿饭得过且过,也不愿意多做事(尼日利亚优越的地理位置,使那些不干活的人也不会饿死,从树上摘些树叶就可以煮汤,随处唾手可得的野果就可以充饥)。勤奋的打工仔在这里是没有出路的,一方面是赚到的钱扣除本人的消费之后太少,不足以勤劳致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极度滞后的民族产业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尼日利亚绝大部分的就业机会需要靠政府部门提供,经营成功的企业屈指可数,1998年失业率达14%)。

当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成本大幅度提高之后,国内的工农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为成本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大幅下降,市场份额丧失殆尽。在失去市场之后,民族企业所面临的就只有倒闭。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又犯下了第二个错误,就是屈从于西方世界的压力,保持货币的可自由兑换!这个错误使政府失去了应对危机和保护本国企业的能力。因为货币的自由兑换和流通,近年来奈拉与美元的汇率从1比2一路狂跌到现在的140比1(尼日利亚联邦政府提出的目标是保持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下即可,1996年通货膨胀率达到创记录的29%)。由于当局没有能力通过保持一定的汇率来提高国内产品的竞争力,国内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各产业一下子受到了较发达国家的毁灭性打击(中国商品因此占领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纷纷倒闭。因此造成的恶果就是,现在连卫生纸这样低技术成分的商品都需要从国外进口。

目前,尼日利亚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危机,开始着手大规模限制商品进口,但是这一政策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因为在限制进口的同时政府并没有下大力气扶持本国企业,或者说她并没有这个能力。尼日利亚本国企业发展不起来,国内的商品出现短缺和价格大幅上扬,直接后果只是限制了国内购买力较差的那部分平民的正常消费,这与政府的意愿是不一致的。

尼日利亚政府的腐败,也是造成经济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当然这一问题不应全部怪罪当前政府,是由于她的国体所决定的。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尚不配套的情况下,尼日利亚盲目照搬英国的那套西方式民主,造成现在联邦政府权力分散,无力左右大局的现状。举例来说,现总统奥巴桑乔是在军方的强力支持下连任两届总统的,但是他的任期以及手中的权力受到多方面政治势力的制约,迫使他在行使权力的时候必须要维护到这些人的利益,否则就会失去连任的机会,甚至有被弹劾的危险。在尼日利亚,大大小小的政治家和官员没有不腐败的,这个国家最有钱的人全都是出在这些人当中。试想奥巴桑乔有多大的胆子,敢搬出反腐这个问题来向这些人开刀?

同时,国家法律对腐败缺乏约束力,也是造成这些人胆大包天、为所欲为的重要原因。究竟尼日利亚官员的受贿能达到何种程度?来看一份资料:德国一家评估公司2004年发布了一份报告,是关于各国吸引外资的能力分析。在这份报告中,尼日利亚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因为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到尼日利亚投资生产,除了上文已经谈到的高成本之外,还要在投资额中加上36%以上的额外预算,这笔钱是用来打通关系,给有关政府要员行贿的。在尼日利亚当官的人,都遵循着这样一种几乎是半透明的惯例,任何款项的拨付,至少要有20%的回扣送给批准人,否则这笔钱就有可能一奈拉也拿不到!本来这个国家的经营成本就高,原材料和劳动力昂贵,再加上这36%的额外投资,谁愿意来这里冒这份风险?

现任总统奥巴桑乔自己就注册有几家公司,专门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的竞标。在奥巴桑乔的帮助下,这些公司很容易就能拿到一些金额巨大的政府工程项目,随后一转手,这些工程就转包给了中国(或德国、以色列等)公司负责施工。在这个过程中,最起码也要拿到工程款20%的回扣。随后,奥巴桑乔本人又经常性地向这些拿到工程的公司索取好处费,每次少则几万美金,多则上百万。这些公司为了以后继续能拿到合同,无一不是乖乖地奉上。

互联网上曾经公布过尼日利亚历届政要在海外银行的存款情况,资产过十亿美元的富豪有几十个,名列榜首的是1985-1993年曾任总统,现在正在参加下届总统竞选的巴班吉达。他名下的资产有几百亿美元,可以解决尼日利亚全国人民三年的温饱问题。这些钱是哪里来的,不言而喻。现在的问题是,即使把这些人挖出来了,又能怎样?没有法律条款规定这些人将被革职或是追究刑事责任,大不了把那些受贿的钱交出来也就是了。或者,按照有关规定,如果因为受贿的牵连官位不保的话,退位即可,连退还赃款的必要都没有了。如果说尼日利亚是腐败官员的天堂,应该是毫不为过。

在这里曾听到过一个笑话,说尼日利亚工程部部长交替的时候,新部长去向旧部长取经,如何才能当好工程部长。一进门就看到老部长家里非常豪华,佣人成群,车辆成堆,于是很谦虚地请教如何能赚到这么多的钱。老部长很随意地打开窗户问道,有没有看到外面那条高速公路?新部长说看到了,老部长说,这条公路有20%的工程款在我的腰包里。新部长点头称是,心领神会。过了几年,老部长回访新部长,看到他的家中更是豪华,简直象是皇宫一样,他就问新部长是如何赚钱的,新部长也很随意地打开窗户问道,有没有看到外面那条高速公路?老部长揉揉眼睛很仔细地看了半天说,没有什么高速公路呀?新部长得意地说,那就对了,因为高速公路100%的工程款都在我口袋里!

目前在尼日利亚经营较好的几家中国公司,主要有电信公司,地质勘探钻井公司,道路工程承包公司等。这些公司的成功之处,就是巧妙地利用了尼日利亚官员的腐败,积极参与政府项目的劳务市场承包。2004年我们所接触的一家中国工程公司在某个州通过竞标拿到了一笔95亿奈拉的基建工程,随即就有约30亿奈拉的工程款打入了州长的海外账户。中国人毕竟聪明,如果不这样做,就拿不到这份订单,这样操作,公司仍是有利可图。当然这就是各级官员牢牢抓住权力绝不放手的主要原因。经过这样的层层腐败之后,国家的财政收入有近一半流入了各级官员的腰包里。这里高官的生活极近奢华,我曾经到一个工程部副部长家里做客,他家里竟能养得起近二十部高级轿车和一大堆的佣人,可窥一斑。

在各级官员大量中饱私囊之后,却没人愿意把钱投资在尼日利亚,他们知道这些钱如果投到尼日利亚有如泥牛入海,所以争相把钱投资于国外市场或是存于国外帐户中,引发了尼日利亚大量的资金外流。分析一下尼日利亚的国库,绝大部分财政收入来自于石油的出口,但是因为国内的工农业近乎空白,几乎所有的日用品,包括近一半的粮食,都需要用珍贵的外汇来购买(2002年用于购买农副产品的支出为20.08亿美元)。随后,国库里的剩余部分又多被官员盘剥存往国外,留在国内的所剩无几。因为投资者缺乏信心,没有人愿意到这里来投资生产,外资的引进约等于零。资金越是外流,尼日利亚就越没有能力来改善投资环境,人们对尼日利亚越没有信心,然后促使更多资金继续大量外流的恶性循环。除了以上提到的国库开支,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支出还必须包括,国家公务员的高薪,军费开支,起码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卫生等一些公益事业。如此估算下来,卖石油的钱再多,蛋糕再大,也不足以应付如此大的花销。看看奥巴桑乔政府发布的2005年度国家财政预算:总额为16180亿奈拉(约123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24.5个百分点(可见通货膨胀比例之高)。其中,退休金支付占11.6%,教育8.3%,警察费用7.2%,国防开支8.6%,工人开支7.6%,能源7.2%,健康5.5%,农业仅占1.7%。

近年来尼日利亚财政赤字已经越来越多,欠下的外债早已超过她的偿还能力,2005年度财政预算中的赤字为3140亿奈拉,占国家财政收入的2.9%。奥巴桑乔已经在公开场合几次表态,希望那些发达国家减免尼日利亚的债务,因为他清楚干瘪的国库实在是不堪重负。那些西方发达国家当然不是慈善家,他们会同意减免债务,但是作为回报,他们一定要尼日利亚付出更高昂的代价,以掠夺资源为目的的合约或许就会越签越多,尼日利亚的自主能力也就会越来越差。

综上所述,尼日利亚当前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通货膨胀日渐加剧,外汇储备持续缩水,严重依赖石油的畸型结构在短期内难以逆转,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经济实现根本好转遥遥无期。这里的投资环境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不利因素:1、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2、各级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低下,作风官僚,贪污腐败严重;3、基础设施差,能源供应紧张;4、工人素质不高,责任心差,缺乏技术培训;5、物流业滞后,销售渠道不畅。

凡事有利则必有弊,继续深入分析,又可以得出尼日利亚投资环境的几条独有的优势:1、因投资环境差,外资不愿涉足,因此潜在的竞争对手少。不象在其他国家,某一行业一旦赚钱很快就有一大批同行蜂拥而上,直到挤垮一批;2、政府的腐败如利用得当,则可以转变为相应的特权,很多关键部门都可以大开绿灯;3、尼日利亚政府急于摆脱目前过于依赖石油的畸形产业结构,急于引进外资,因此对于外来投资给予一定优惠政策。4、1.2亿的人口,是个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国内约等于零的民族产业,给外来投资者以平等的发展机会。5、大量闲置的廉价土地,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

 

[责任编辑:gulfinfo]

轻松掌握中东市场与资讯,请下载【海湾资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