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资讯网-gulfinfo.ae

访谈| 中企在非洲如何推行本土化实现多赢

由于诸多内外原因,非洲的发展远落后于世界节奏。拿出世界地图来看,可以说非洲是地球板块上最后一个有待大力开发的大洲了。正因为如此,伴随着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的不断深入,且当下很多中资企业在国内发展遇到困难...

访谈| 中企在非洲如何推行本土化实现多赢

导读:由于诸多内外原因,非洲的发展远落后于世界节奏。拿出世界地图来看,可以说非洲是地球板块上最后一个有待大力开发的大洲了。正因为如此,伴随着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的不断深入,且当下很多中资企业在国内发展遇到困难,欧美市场又难以进入的情况下,纷纷把目光抛向了非洲。从目前来看,进入非洲的中资企业主要从事工程承包、采矿业、制造加工和商品贸易等。下面我们就专访在非经营多年的中资企业,谈谈他对非洲市场的认识。

访谈对象:在非经营多年的中资企业。(该企业分别在赞比亚、莱索托、纳米比亚和加纳工作,与当地的政府官员、企业、普通民众以及在非中资企业人员接触互动频繁。

提问:您是如何看待汇率波动现象,以及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

中企企业:由于非洲国家经济薄弱,外汇储备少,且经济对外依赖程度高,因此每当国际经济形势稍微有些变化,就可能导致汇率波动起伏大,尤其是对那些创汇严重依赖资源出口的国家来说,影响更大。

举个例子:赞比亚的货币由201581美元兑7.5夸恰(赞比亚的货币单位)贬值到了11月份的1美元兑14.5夸恰。这其中原因很简单:赞比亚的货币是铜本位货币,严重依赖出口铜矿创汇,而其铜矿出口对象主要是中国。由于2015年中国经济放缓,对铜矿需求大大下降,因此赞比亚的货币受此影响,在汇率市场上飞流直下三千尺。在这次的汇率贬值事件中,大大的伤害了不少中资企业的元气,尤其是建筑行业。工程项目一般用当地的货币签合同,而工期有时可达2-3年,如果没有做好足够的汇率风险分析,那就真的有太多的不敢想。因此,在非中企业需要时刻关注汇率走势分析,结合当地政治环境,采用合法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利益,比如说建筑项目签合同时争取加入汇率贬值补偿条款。

提问:提到非洲很多人想问“安全吗”,那么治安问题是否成为影响贸易合作的阻碍?

中企企业:近年来,非洲国家整体治安水平有所提高,虽然没有发生针对中国人排华事件,但是偶尔的偷盗抢劫时有发生,有时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像现在就有一些很臭名昭著的地方,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和安哥拉的罗安达。

在南非我有一位当地朋友,他告诉我每当他经过约翰内斯堡的CBD时,都会不自觉的紧张,提醒自己锁好车窗和车门,快速通过。本地人都如此,可想而知是什么情况。因此在这些治安问题严峻的国家,很多中资企业都雇佣了专门配枪的保安或是警察日夜守护。我们公司虽然在南非和安哥拉没有分公司,但也雇佣了警察和G4S安保公司,带枪的。

不过话说回来,很多人提到非洲,第一反应就是那里安全吗?我可以很明确的回答说:就我所经历的这四个国家来看,只要遵守公司的安全条例,基本不会有任何问题。况且就我现在待的加纳来看,我们晚上还可以出去到当地人的酒吧喝上一杯,兴致来了,还可以和他们跳上一段。

提问:当下非洲政局常常出现不稳定的现象,那么企业如何得到保障?

中企企业:在非洲国家做生意,无论需不需要与政府建立紧密的关系,第一要考虑就是政局是否稳定。在一些党派矛盾比较大的国家,如果在大选中执政党落选,那么反对党执政后就很有可能修改正在施行的政策,而这就会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我所在的公司开发新市场时,一般会先看看政局,如果历史表现稳定,那就会予以考虑。如果该国正在大选,我们一般会等大选过后观察一段时间,如果风平浪静,就会考虑进入。如果说政党之间还有可能爆发流血冲突,那就基本不考虑。不过现在非洲因为政党矛盾而有可能爆发流血冲突的国家已经非常少了。

就我现在待的加纳来看,国民性情比较温和,根据历史记录来看,大选时没有发生过大规模骚动。另外,对于政府推出的与自身相关的政策,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学习研究,否则最后只能自食苦果。

提问:随着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走进非洲市场,商品凸显同质化想象,中企在非洲如何应对竞争?

中资企业:同质化竞争激烈主要是指中国人到了一个国家后,大家发现能做的事都差不多。做贸易的就都是从国内倒些商品来卖,无非就是衣服鞋子日用品,你有我有大家都有。而中国人又是出了名的一窝蜂,大家看你这好卖就都卖,卖着卖着就是价格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而我所在的建筑行业,早期的时候,在非洲的中资建筑企业还不是很多,我们靠着低价过得去的质量把欧美公司挤跑了。但是现在可不一样了,国内不好混,刚好又遇上非洲基建大发展时期,所以大家都一窝蜂的来到了非洲。现在的大型工程,基本上都是中资企业的角逐,靠的就是看谁家的价格低。

提问:中国货物想要入市会有哪些潜在的风险?

中资企业:中国货物由于其廉价性,具有极强的竞争力。有些本土企业,尤其是白人的企业,由于不同的制作工艺流程以和商业理念,产品成本较高,所以价格也就相对高。而此时一旦有中国企业想要进入这些白人占据的生意时,就容易遭遇到他们的联合抵制。

我在纳米比亚的一位朋友,公司主营农业开发,但也想做点副业,于是就想卖点办公文具用品。由于国内拿货有渠道,所以卖出的价格相对于白人商店的价格便宜很多。最开始的时候,白人还是合作的姿态,但随后就摆出即使亏本也要联合抵制的态度,最后导致我这位朋友不得不无奈收手,多了一个在非洲的惨淡故事。因此,在做市场调研时,企业需要把所有竞争者的背景,甚至是民族习性和生活方式都需要仔细了解一番,否则一旦资金投入了,再想做任何调整,就会显得非常被动了。

提问:当地政府在中企企业是如何进行管理的,是否存在不公平?

中资企业:在非不同规模的中资企业,在对待本地劳工的方法上也是不同的。对于小公司来说,中国籍员工与本地员工一般比较亲近,因此基本上相处得比较愉快。像我现在了解到的一家公司,在做前期市场考察,派了两名中国籍员工在加纳。他们雇佣了一名本地人做向导,吃住生活工作都是在一起,而这在我所工作的公司看来基本上是天方夜谭。

就我所在的建筑行业来看,一般都是中国籍员工带领十个左右(有时更多)当地人干活,他们对这些当地人的管理有很大的话语权,有时工资甚至都是由他们发放。这导致每当中国籍员工觉得当地人做得不好了,想开除就开除,有时一着急还把人给打了。在这种环境里,很多企业对当地员工的合理诉求要么置之不理,要么一拖再拖。而这之后的结果就是工会把公司告上法庭,当地报纸跟进报道,各种负面消息铺天盖地而来。

如何改善中国籍员工与当地员工的关系,认真对待当地员工的诉求,将是中资企业需要仔细思考的事情,如果一味的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行事,必定会尝到苦果。就我目前所了解到加纳华为公司在与本地员工关系的处理上做的不错,他们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把员工家属也邀请来,促进彼此的交流和理解。

提问:不少中资企业在非洲经常被误解,您是如何看到这种情况以及今后要如何解决?

中资企业:中资企业与当地社会组织和媒体打交道的积极性和频次,则远不及其它欧美企业。不少欧美企业都会通过和当地社会组织合作,举办活动或做慈善,并且在媒体上打广告,在民众心中树立正面的形象。

比如最近我就看到美国纽蒙特矿业公司在加纳主流报纸上为其保护矿区野生动物打广告。而中国人在加纳做黄金开采的人并不少,多时据说达三万人,但是很多人都是在非法采金,更别提什么动物环境保护了,所以中国采金人就给当地留下了个破坏者和侵略者的形象。另外,由于中资企业很少主动与媒体打交道,所以很多时候只要发生了些媒体认为中资企业做的不好的地方,就会发表新闻报道,有时即使新闻信息是完全错误的。

就拿建筑行业来讲,我们在非洲修了非常多的道路大厦桥梁,这极大的改善了本土国家形象,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那这里面其实有很多积极正面的故事是可以挖掘的,但是中资企业却没能很好的抓住这些机会,通过本地媒体来宣传报道。我想如果中资企业稍微做些改变,积极的与媒体打交道,把自己做的贡献由“低调”到“高调”宣传出来,那将会有助于当地民众重新认识中国企业。或者说以后媒体决定要刊发新闻时,至少会向中资企业了解下其中的原委。大环境不是一家企业就能改变的,这需要各个企业一起努力。

提问:中国商品在海外一直被冠以“低廉、低质量”的代名词,您是如何看待?

中资企业:中国产品给当地人留下负面印象最主要原因就是一些做贸易的公司,从中国倒卖质量差或者直接就是假冒伪劣产品过来卖给当地人,比如说50元一件的阿迪达斯,60元一双的耐克等等。再加上这些做贸易的人基本没有树立起用心服务顾客的态度,每次顾客拿着不合格的产品要求更换时,基本就是两个单词:No Guarantee

很多次我坐出租车的时,司机都会拿这No Guarantee开几句玩笑。之前和纳米比亚的一位大学生聊天,他说如果我想在当地开店,最好不要卖三星和苹果产品,因为在他们当地人眼里,中国人店里的三星苹果基本是假冒产品。

但是说到品牌,不得不提一家在非洲国家经营的十分成功的中资手机公司,中文名传音手机,英文名是Tecno Mobile。他们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本土化的营销策略,在其所经营的国家都至少占据了20%以上的手机市场份额,其品牌在非洲国家与三星齐名,该公司本月还获得了加纳最受欢迎的手机品牌这一荣誉称号。只要非洲国家还是以非常缓慢的节奏走向现代化,那么这个问题就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在人们收入不高的社会里做生意,低价永远是最大的杀手锏。但在中非关系新时代,或许是该想想未来如何才能在非立足了,我相信质量优服务好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结束语:随着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中资企业作为战略的实施载体,不仅要看到非洲市场发展的潜力,也需要利用好平台优势。作为在中东非市场唯一的中国商品独立展,中国贸易周带领上万家的企业走进了非洲市场。中国贸易周紧跟国家战略布局,为中国商品在非洲提供高端、优质平台。

[责任编辑:Gulfinfoczcyl]

轻松掌握中东市场与资讯,请下载【海湾资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