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资讯网-gulfinfo.ae

总统带头服他们开的药,中国医生在非洲竟然那么火

中方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5轮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派遣1200多名医护人员,为塞拉利昂援建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为利比里亚援建治疗中心,为疫情国和周边国家培训医护及公共卫生人员1.3万人次。...

总统带头服他们开的药,中国医生在非洲竟然那么火

在非洲农村泥泞的土路上、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中、与世隔绝的偏僻村庄里……

在世界上最艰苦、最需要医疗救助的地方,活跃着一批来自中国的医护工作者。

  在非洲农村泥泞的土路上、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中、与世隔绝的偏僻村庄里……    在世界上最艰苦、最需要医疗救助的地方,活跃着一批来自中国的医护工作者。          白衣天使们医疗下乡、救死扶伤,带去抗击传染病的中国“救命药”,为当地培养非洲版“赤脚医生”,助力非洲国家卫生体系建设,以授人以渔的方式促进当地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    “非洲乡亲们看到我们都惊呆了!”    “非洲乡亲们看到我们都惊呆了!”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杨坤清楚记得,黑人村民看到中国医生“从天而降”时的惊诧眼神。    今年雨季,杨坤在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下乡时赶上大雨,道路泥泞。这位山东大汉中途弃车,徒步1小时来到一个极其偏僻的小山村,入户随访与诊疗。          “在非洲工作,就是要到百姓中间去!”这是杨坤反复跟记者强调的一句话。他所在的项目,两到三个中方专家,7个当地人,医疗覆盖当地18个区域、100多个村落、10万人。    杨坤说,自己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把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在抗击血吸虫病方面的经验推广到非洲国家。而在这一过程中,培训当地医务工作者,打造一支相对专业的本土医疗队伍,成为重中之重。    “去现场,去现场,还是去现场!”在杨坤看来,计划制定得再漂亮,终究不如深入一线来得实际。这正是中方专家坚持常年下乡的重要原因。          “沟通是个技术活,”他告诉记者,一到当地,团队成员立刻拜会当地政府官员,从部长、省长,到市长、村长,一个不落,抓紧一切机会宣传推介援助计划和项目。    为了让当地人尽快掌握技能,中方专家与当地医疗技术人员一同下乡,一对一、手把手地教。杨坤惊喜地发现,“效果相当明显,团队里很多当地人的专业能力明显提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认为,结合非洲社区工作,帮助当地基层培训公共卫生人员,打造“永远不走的队伍”,才能更好地服务当地百姓。          周晓农负责的首个中外多边抗疟合作项目——中英坦疟疾试点项目正在坦桑尼亚如火如荼地进行。坦桑尼亚伊法卡拉卫生研究所所长马桑贾说,“这一项目的可贵之处在于培养了一批基层卫生工作者,确保当地防治疟疾能力的可持续性。”    同吃一碗饭、同饮一杯水的兄弟    8月,东非岛国科摩罗潮湿、闷热。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青蒿抗疟团队与科摩罗疟疾防控人员不顾气候恶劣,深入疟区民众家中,从源头上对疟疾做最后的“定点清除”,力争2020年前在科摩罗全国清除疟疾危害。    据联合国资料显示,科摩罗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10年前,科摩罗每1000人中就有142人感染疟疾。    经过两方团队不懈努力,中国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成功实施,科摩罗莫埃利岛和昂儒昂岛已消除疟疾,大科岛实现了基本控制疟疾的目标。          “危害科摩罗人上千年的疟疾,终于在中国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得以消除,”科摩罗国家疟疾中心主任巴卡尔深有感触地说,“中方技术团队跟我们是同吃一碗饭、同饮一杯水的兄弟,就连我们科摩罗人没有去过的原始森林、乡村都有他们的身影。”    他说,中方项目以“全民服药”的方式,将抗疟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在此过程中,双方做了大量群众工作:科方总统、副总统和部族长老带头服药;中国专家带着当地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做好组织宣传动员,遵循“送药到户、看服到口”原则。    在科摩罗工作8年的邓长生博士说,中方团队先后有200人次赴科摩罗工作,在帮助当地清除疟疾的同时,还完成了人口普查等繁杂工作。    当地民众发自内心地感谢“中国兄弟”。2013年,时任副总统穆哈吉为中国抗疟专家李国桥和宋健平颁发总统奖章,这是该奖章第一次颁发给外国专家。          除人员上门,设备也上门。中国科技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在非洲推出“模块化箱房诊所”和“模块化箱房医院”援助项目。这一设备相当于服务在基层社区的移动式全科诊所,让医护人员上门服务更加便利。    曾参与移动箱房在非洲投放工作的王磊说,他在当地社区志愿服务的亲身经历证明,低成本、高集成、操作简便、灵活性强的可移动基层全科诊所,对于服务1000人左右的村庄和小规模社区切实有效,很大程度上缓解非洲地区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别人撤退的时候,我“逆向而行”    今年初,中方参与建设的非洲疾控中心在非盟总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启动仪式。除了设在亚的斯亚贝巴的中心总部以外,还将在肯尼亚、尼日利亚、赞比亚、埃及和加蓬建立5个区域中心。这就从制度建设的层面、顶层设计的高度,进一步帮助非洲国家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系统。    国家卫计委国际合作司非洲(援外)处的顾志强说,2014年埃博拉疫情肆虐非洲之际,许多国家开始“撤退逃离”,中国医疗队“逆向而行”,第一时间赶赴几内亚、塞拉利昂等重灾区。          中方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5轮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派遣1200多名医护人员,为塞拉利昂援建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为利比里亚援建治疗中心,为疫情国和周边国家培训医护及公共卫生人员1.3万人次。    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王晓春说,在后埃博拉时期,中方正在通过援建热带病防治中心等方式,支持当地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去年6月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提升中国药品监管能力和药品技术标准,建立药品监管国际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和国际化监管人才培养机制。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吴文达说,这意味着中国药走向非洲有了更明晰的“制度标准”。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副主任王鲲认为,中国对非医疗援助的模式,已从单一的援建医院、派遣医疗队、一次性提供援助药品和医疗器械,转向援建疾控中心和高等级实验室、系统性培养非洲本地医疗人员、帮助提升非洲国家卫生体系的能力和效率、为中国药品走向非洲提供标准认证、以及整合所有中国援助和援建内容,真正践行了“授人以渔”的承诺。    文章来自:新华社

白衣天使们医疗下乡、救死扶伤,带去抗击传染病的中国“救命药”,为当地培养非洲版“赤脚医生”,助力非洲国家卫生体系建设,以授人以渔的方式促进当地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

“非洲乡亲们看到我们都惊呆了!”

“非洲乡亲们看到我们都惊呆了!”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杨坤清楚记得,黑人村民看到中国医生“从天而降”时的惊诧眼神。

今年雨季,杨坤在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下乡时赶上大雨,道路泥泞。这位山东大汉中途弃车,徒步1小时来到一个极其偏僻的小山村,入户随访与诊疗。

  在非洲农村泥泞的土路上、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中、与世隔绝的偏僻村庄里……    在世界上最艰苦、最需要医疗救助的地方,活跃着一批来自中国的医护工作者。          白衣天使们医疗下乡、救死扶伤,带去抗击传染病的中国“救命药”,为当地培养非洲版“赤脚医生”,助力非洲国家卫生体系建设,以授人以渔的方式促进当地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    “非洲乡亲们看到我们都惊呆了!”    “非洲乡亲们看到我们都惊呆了!”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杨坤清楚记得,黑人村民看到中国医生“从天而降”时的惊诧眼神。    今年雨季,杨坤在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下乡时赶上大雨,道路泥泞。这位山东大汉中途弃车,徒步1小时来到一个极其偏僻的小山村,入户随访与诊疗。          “在非洲工作,就是要到百姓中间去!”这是杨坤反复跟记者强调的一句话。他所在的项目,两到三个中方专家,7个当地人,医疗覆盖当地18个区域、100多个村落、10万人。    杨坤说,自己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把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在抗击血吸虫病方面的经验推广到非洲国家。而在这一过程中,培训当地医务工作者,打造一支相对专业的本土医疗队伍,成为重中之重。    “去现场,去现场,还是去现场!”在杨坤看来,计划制定得再漂亮,终究不如深入一线来得实际。这正是中方专家坚持常年下乡的重要原因。          “沟通是个技术活,”他告诉记者,一到当地,团队成员立刻拜会当地政府官员,从部长、省长,到市长、村长,一个不落,抓紧一切机会宣传推介援助计划和项目。    为了让当地人尽快掌握技能,中方专家与当地医疗技术人员一同下乡,一对一、手把手地教。杨坤惊喜地发现,“效果相当明显,团队里很多当地人的专业能力明显提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认为,结合非洲社区工作,帮助当地基层培训公共卫生人员,打造“永远不走的队伍”,才能更好地服务当地百姓。          周晓农负责的首个中外多边抗疟合作项目——中英坦疟疾试点项目正在坦桑尼亚如火如荼地进行。坦桑尼亚伊法卡拉卫生研究所所长马桑贾说,“这一项目的可贵之处在于培养了一批基层卫生工作者,确保当地防治疟疾能力的可持续性。”    同吃一碗饭、同饮一杯水的兄弟    8月,东非岛国科摩罗潮湿、闷热。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青蒿抗疟团队与科摩罗疟疾防控人员不顾气候恶劣,深入疟区民众家中,从源头上对疟疾做最后的“定点清除”,力争2020年前在科摩罗全国清除疟疾危害。    据联合国资料显示,科摩罗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10年前,科摩罗每1000人中就有142人感染疟疾。    经过两方团队不懈努力,中国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成功实施,科摩罗莫埃利岛和昂儒昂岛已消除疟疾,大科岛实现了基本控制疟疾的目标。          “危害科摩罗人上千年的疟疾,终于在中国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得以消除,”科摩罗国家疟疾中心主任巴卡尔深有感触地说,“中方技术团队跟我们是同吃一碗饭、同饮一杯水的兄弟,就连我们科摩罗人没有去过的原始森林、乡村都有他们的身影。”    他说,中方项目以“全民服药”的方式,将抗疟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在此过程中,双方做了大量群众工作:科方总统、副总统和部族长老带头服药;中国专家带着当地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做好组织宣传动员,遵循“送药到户、看服到口”原则。    在科摩罗工作8年的邓长生博士说,中方团队先后有200人次赴科摩罗工作,在帮助当地清除疟疾的同时,还完成了人口普查等繁杂工作。    当地民众发自内心地感谢“中国兄弟”。2013年,时任副总统穆哈吉为中国抗疟专家李国桥和宋健平颁发总统奖章,这是该奖章第一次颁发给外国专家。          除人员上门,设备也上门。中国科技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在非洲推出“模块化箱房诊所”和“模块化箱房医院”援助项目。这一设备相当于服务在基层社区的移动式全科诊所,让医护人员上门服务更加便利。    曾参与移动箱房在非洲投放工作的王磊说,他在当地社区志愿服务的亲身经历证明,低成本、高集成、操作简便、灵活性强的可移动基层全科诊所,对于服务1000人左右的村庄和小规模社区切实有效,很大程度上缓解非洲地区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别人撤退的时候,我“逆向而行”    今年初,中方参与建设的非洲疾控中心在非盟总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启动仪式。除了设在亚的斯亚贝巴的中心总部以外,还将在肯尼亚、尼日利亚、赞比亚、埃及和加蓬建立5个区域中心。这就从制度建设的层面、顶层设计的高度,进一步帮助非洲国家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系统。    国家卫计委国际合作司非洲(援外)处的顾志强说,2014年埃博拉疫情肆虐非洲之际,许多国家开始“撤退逃离”,中国医疗队“逆向而行”,第一时间赶赴几内亚、塞拉利昂等重灾区。          中方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5轮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派遣1200多名医护人员,为塞拉利昂援建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为利比里亚援建治疗中心,为疫情国和周边国家培训医护及公共卫生人员1.3万人次。    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王晓春说,在后埃博拉时期,中方正在通过援建热带病防治中心等方式,支持当地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去年6月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提升中国药品监管能力和药品技术标准,建立药品监管国际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和国际化监管人才培养机制。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吴文达说,这意味着中国药走向非洲有了更明晰的“制度标准”。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副主任王鲲认为,中国对非医疗援助的模式,已从单一的援建医院、派遣医疗队、一次性提供援助药品和医疗器械,转向援建疾控中心和高等级实验室、系统性培养非洲本地医疗人员、帮助提升非洲国家卫生体系的能力和效率、为中国药品走向非洲提供标准认证、以及整合所有中国援助和援建内容,真正践行了“授人以渔”的承诺。    文章来自:新华社

“在非洲工作,就是要到百姓中间去!”这是杨坤反复跟记者强调的一句话。他所在的项目,两到三个中方专家,7个当地人,医疗覆盖当地18个区域、100多个村落、10万人。

杨坤说,自己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把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在抗击血吸虫病方面的经验推广到非洲国家。而在这一过程中,培训当地医务工作者,打造一支相对专业的本土医疗队伍,成为重中之重。

“去现场,去现场,还是去现场!”在杨坤看来,计划制定得再漂亮,终究不如深入一线来得实际。这正是中方专家坚持常年下乡的重要原因。

  在非洲农村泥泞的土路上、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中、与世隔绝的偏僻村庄里……    在世界上最艰苦、最需要医疗救助的地方,活跃着一批来自中国的医护工作者。          白衣天使们医疗下乡、救死扶伤,带去抗击传染病的中国“救命药”,为当地培养非洲版“赤脚医生”,助力非洲国家卫生体系建设,以授人以渔的方式促进当地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    “非洲乡亲们看到我们都惊呆了!”    “非洲乡亲们看到我们都惊呆了!”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杨坤清楚记得,黑人村民看到中国医生“从天而降”时的惊诧眼神。    今年雨季,杨坤在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下乡时赶上大雨,道路泥泞。这位山东大汉中途弃车,徒步1小时来到一个极其偏僻的小山村,入户随访与诊疗。          “在非洲工作,就是要到百姓中间去!”这是杨坤反复跟记者强调的一句话。他所在的项目,两到三个中方专家,7个当地人,医疗覆盖当地18个区域、100多个村落、10万人。    杨坤说,自己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把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在抗击血吸虫病方面的经验推广到非洲国家。而在这一过程中,培训当地医务工作者,打造一支相对专业的本土医疗队伍,成为重中之重。    “去现场,去现场,还是去现场!”在杨坤看来,计划制定得再漂亮,终究不如深入一线来得实际。这正是中方专家坚持常年下乡的重要原因。          “沟通是个技术活,”他告诉记者,一到当地,团队成员立刻拜会当地政府官员,从部长、省长,到市长、村长,一个不落,抓紧一切机会宣传推介援助计划和项目。    为了让当地人尽快掌握技能,中方专家与当地医疗技术人员一同下乡,一对一、手把手地教。杨坤惊喜地发现,“效果相当明显,团队里很多当地人的专业能力明显提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认为,结合非洲社区工作,帮助当地基层培训公共卫生人员,打造“永远不走的队伍”,才能更好地服务当地百姓。          周晓农负责的首个中外多边抗疟合作项目——中英坦疟疾试点项目正在坦桑尼亚如火如荼地进行。坦桑尼亚伊法卡拉卫生研究所所长马桑贾说,“这一项目的可贵之处在于培养了一批基层卫生工作者,确保当地防治疟疾能力的可持续性。”    同吃一碗饭、同饮一杯水的兄弟    8月,东非岛国科摩罗潮湿、闷热。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青蒿抗疟团队与科摩罗疟疾防控人员不顾气候恶劣,深入疟区民众家中,从源头上对疟疾做最后的“定点清除”,力争2020年前在科摩罗全国清除疟疾危害。    据联合国资料显示,科摩罗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10年前,科摩罗每1000人中就有142人感染疟疾。    经过两方团队不懈努力,中国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成功实施,科摩罗莫埃利岛和昂儒昂岛已消除疟疾,大科岛实现了基本控制疟疾的目标。          “危害科摩罗人上千年的疟疾,终于在中国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得以消除,”科摩罗国家疟疾中心主任巴卡尔深有感触地说,“中方技术团队跟我们是同吃一碗饭、同饮一杯水的兄弟,就连我们科摩罗人没有去过的原始森林、乡村都有他们的身影。”    他说,中方项目以“全民服药”的方式,将抗疟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在此过程中,双方做了大量群众工作:科方总统、副总统和部族长老带头服药;中国专家带着当地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做好组织宣传动员,遵循“送药到户、看服到口”原则。    在科摩罗工作8年的邓长生博士说,中方团队先后有200人次赴科摩罗工作,在帮助当地清除疟疾的同时,还完成了人口普查等繁杂工作。    当地民众发自内心地感谢“中国兄弟”。2013年,时任副总统穆哈吉为中国抗疟专家李国桥和宋健平颁发总统奖章,这是该奖章第一次颁发给外国专家。          除人员上门,设备也上门。中国科技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在非洲推出“模块化箱房诊所”和“模块化箱房医院”援助项目。这一设备相当于服务在基层社区的移动式全科诊所,让医护人员上门服务更加便利。    曾参与移动箱房在非洲投放工作的王磊说,他在当地社区志愿服务的亲身经历证明,低成本、高集成、操作简便、灵活性强的可移动基层全科诊所,对于服务1000人左右的村庄和小规模社区切实有效,很大程度上缓解非洲地区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别人撤退的时候,我“逆向而行”    今年初,中方参与建设的非洲疾控中心在非盟总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启动仪式。除了设在亚的斯亚贝巴的中心总部以外,还将在肯尼亚、尼日利亚、赞比亚、埃及和加蓬建立5个区域中心。这就从制度建设的层面、顶层设计的高度,进一步帮助非洲国家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系统。    国家卫计委国际合作司非洲(援外)处的顾志强说,2014年埃博拉疫情肆虐非洲之际,许多国家开始“撤退逃离”,中国医疗队“逆向而行”,第一时间赶赴几内亚、塞拉利昂等重灾区。          中方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5轮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派遣1200多名医护人员,为塞拉利昂援建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为利比里亚援建治疗中心,为疫情国和周边国家培训医护及公共卫生人员1.3万人次。    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王晓春说,在后埃博拉时期,中方正在通过援建热带病防治中心等方式,支持当地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去年6月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提升中国药品监管能力和药品技术标准,建立药品监管国际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和国际化监管人才培养机制。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吴文达说,这意味着中国药走向非洲有了更明晰的“制度标准”。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副主任王鲲认为,中国对非医疗援助的模式,已从单一的援建医院、派遣医疗队、一次性提供援助药品和医疗器械,转向援建疾控中心和高等级实验室、系统性培养非洲本地医疗人员、帮助提升非洲国家卫生体系的能力和效率、为中国药品走向非洲提供标准认证、以及整合所有中国援助和援建内容,真正践行了“授人以渔”的承诺。    文章来自:新华社

“沟通是个技术活,”他告诉记者,一到当地,团队成员立刻拜会当地政府官员,从部长、省长,到市长、村长,一个不落,抓紧一切机会宣传推介援助计划和项目。

为了让当地人尽快掌握技能,中方专家与当地医疗技术人员一同下乡,一对一、手把手地教。杨坤惊喜地发现,“效果相当明显,团队里很多当地人的专业能力明显提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认为,结合非洲社区工作,帮助当地基层培训公共卫生人员,打造“永远不走的队伍”,才能更好地服务当地百姓。

  在非洲农村泥泞的土路上、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中、与世隔绝的偏僻村庄里……    在世界上最艰苦、最需要医疗救助的地方,活跃着一批来自中国的医护工作者。          白衣天使们医疗下乡、救死扶伤,带去抗击传染病的中国“救命药”,为当地培养非洲版“赤脚医生”,助力非洲国家卫生体系建设,以授人以渔的方式促进当地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    “非洲乡亲们看到我们都惊呆了!”    “非洲乡亲们看到我们都惊呆了!”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杨坤清楚记得,黑人村民看到中国医生“从天而降”时的惊诧眼神。    今年雨季,杨坤在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下乡时赶上大雨,道路泥泞。这位山东大汉中途弃车,徒步1小时来到一个极其偏僻的小山村,入户随访与诊疗。          “在非洲工作,就是要到百姓中间去!”这是杨坤反复跟记者强调的一句话。他所在的项目,两到三个中方专家,7个当地人,医疗覆盖当地18个区域、100多个村落、10万人。    杨坤说,自己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把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在抗击血吸虫病方面的经验推广到非洲国家。而在这一过程中,培训当地医务工作者,打造一支相对专业的本土医疗队伍,成为重中之重。    “去现场,去现场,还是去现场!”在杨坤看来,计划制定得再漂亮,终究不如深入一线来得实际。这正是中方专家坚持常年下乡的重要原因。          “沟通是个技术活,”他告诉记者,一到当地,团队成员立刻拜会当地政府官员,从部长、省长,到市长、村长,一个不落,抓紧一切机会宣传推介援助计划和项目。    为了让当地人尽快掌握技能,中方专家与当地医疗技术人员一同下乡,一对一、手把手地教。杨坤惊喜地发现,“效果相当明显,团队里很多当地人的专业能力明显提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认为,结合非洲社区工作,帮助当地基层培训公共卫生人员,打造“永远不走的队伍”,才能更好地服务当地百姓。          周晓农负责的首个中外多边抗疟合作项目——中英坦疟疾试点项目正在坦桑尼亚如火如荼地进行。坦桑尼亚伊法卡拉卫生研究所所长马桑贾说,“这一项目的可贵之处在于培养了一批基层卫生工作者,确保当地防治疟疾能力的可持续性。”    同吃一碗饭、同饮一杯水的兄弟    8月,东非岛国科摩罗潮湿、闷热。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青蒿抗疟团队与科摩罗疟疾防控人员不顾气候恶劣,深入疟区民众家中,从源头上对疟疾做最后的“定点清除”,力争2020年前在科摩罗全国清除疟疾危害。    据联合国资料显示,科摩罗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10年前,科摩罗每1000人中就有142人感染疟疾。    经过两方团队不懈努力,中国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成功实施,科摩罗莫埃利岛和昂儒昂岛已消除疟疾,大科岛实现了基本控制疟疾的目标。          “危害科摩罗人上千年的疟疾,终于在中国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得以消除,”科摩罗国家疟疾中心主任巴卡尔深有感触地说,“中方技术团队跟我们是同吃一碗饭、同饮一杯水的兄弟,就连我们科摩罗人没有去过的原始森林、乡村都有他们的身影。”    他说,中方项目以“全民服药”的方式,将抗疟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在此过程中,双方做了大量群众工作:科方总统、副总统和部族长老带头服药;中国专家带着当地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做好组织宣传动员,遵循“送药到户、看服到口”原则。    在科摩罗工作8年的邓长生博士说,中方团队先后有200人次赴科摩罗工作,在帮助当地清除疟疾的同时,还完成了人口普查等繁杂工作。    当地民众发自内心地感谢“中国兄弟”。2013年,时任副总统穆哈吉为中国抗疟专家李国桥和宋健平颁发总统奖章,这是该奖章第一次颁发给外国专家。          除人员上门,设备也上门。中国科技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在非洲推出“模块化箱房诊所”和“模块化箱房医院”援助项目。这一设备相当于服务在基层社区的移动式全科诊所,让医护人员上门服务更加便利。    曾参与移动箱房在非洲投放工作的王磊说,他在当地社区志愿服务的亲身经历证明,低成本、高集成、操作简便、灵活性强的可移动基层全科诊所,对于服务1000人左右的村庄和小规模社区切实有效,很大程度上缓解非洲地区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别人撤退的时候,我“逆向而行”    今年初,中方参与建设的非洲疾控中心在非盟总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启动仪式。除了设在亚的斯亚贝巴的中心总部以外,还将在肯尼亚、尼日利亚、赞比亚、埃及和加蓬建立5个区域中心。这就从制度建设的层面、顶层设计的高度,进一步帮助非洲国家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系统。    国家卫计委国际合作司非洲(援外)处的顾志强说,2014年埃博拉疫情肆虐非洲之际,许多国家开始“撤退逃离”,中国医疗队“逆向而行”,第一时间赶赴几内亚、塞拉利昂等重灾区。          中方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5轮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派遣1200多名医护人员,为塞拉利昂援建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为利比里亚援建治疗中心,为疫情国和周边国家培训医护及公共卫生人员1.3万人次。    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王晓春说,在后埃博拉时期,中方正在通过援建热带病防治中心等方式,支持当地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去年6月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提升中国药品监管能力和药品技术标准,建立药品监管国际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和国际化监管人才培养机制。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吴文达说,这意味着中国药走向非洲有了更明晰的“制度标准”。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副主任王鲲认为,中国对非医疗援助的模式,已从单一的援建医院、派遣医疗队、一次性提供援助药品和医疗器械,转向援建疾控中心和高等级实验室、系统性培养非洲本地医疗人员、帮助提升非洲国家卫生体系的能力和效率、为中国药品走向非洲提供标准认证、以及整合所有中国援助和援建内容,真正践行了“授人以渔”的承诺。    文章来自:新华社

周晓农负责的首个中外多边抗疟合作项目——中英坦疟疾试点项目正在坦桑尼亚如火如荼地进行。坦桑尼亚伊法卡拉卫生研究所所长马桑贾说,“这一项目的可贵之处在于培养了一批基层卫生工作者,确保当地防治疟疾能力的可持续性。”

同吃一碗饭、同饮一杯水的兄弟

8月,东非岛国科摩罗潮湿、闷热。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青蒿抗疟团队与科摩罗疟疾防控人员不顾气候恶劣,深入疟区民众家中,从源头上对疟疾做最后的“定点清除”,力争2020年前在科摩罗全国清除疟疾危害。

据联合国资料显示,科摩罗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10年前,科摩罗每1000人中就有142人感染疟疾。

经过两方团队不懈努力,中国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成功实施,科摩罗莫埃利岛和昂儒昂岛已消除疟疾,大科岛实现了基本控制疟疾的目标。

  在非洲农村泥泞的土路上、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中、与世隔绝的偏僻村庄里……    在世界上最艰苦、最需要医疗救助的地方,活跃着一批来自中国的医护工作者。          白衣天使们医疗下乡、救死扶伤,带去抗击传染病的中国“救命药”,为当地培养非洲版“赤脚医生”,助力非洲国家卫生体系建设,以授人以渔的方式促进当地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    “非洲乡亲们看到我们都惊呆了!”    “非洲乡亲们看到我们都惊呆了!”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杨坤清楚记得,黑人村民看到中国医生“从天而降”时的惊诧眼神。    今年雨季,杨坤在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下乡时赶上大雨,道路泥泞。这位山东大汉中途弃车,徒步1小时来到一个极其偏僻的小山村,入户随访与诊疗。          “在非洲工作,就是要到百姓中间去!”这是杨坤反复跟记者强调的一句话。他所在的项目,两到三个中方专家,7个当地人,医疗覆盖当地18个区域、100多个村落、10万人。    杨坤说,自己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把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在抗击血吸虫病方面的经验推广到非洲国家。而在这一过程中,培训当地医务工作者,打造一支相对专业的本土医疗队伍,成为重中之重。    “去现场,去现场,还是去现场!”在杨坤看来,计划制定得再漂亮,终究不如深入一线来得实际。这正是中方专家坚持常年下乡的重要原因。          “沟通是个技术活,”他告诉记者,一到当地,团队成员立刻拜会当地政府官员,从部长、省长,到市长、村长,一个不落,抓紧一切机会宣传推介援助计划和项目。    为了让当地人尽快掌握技能,中方专家与当地医疗技术人员一同下乡,一对一、手把手地教。杨坤惊喜地发现,“效果相当明显,团队里很多当地人的专业能力明显提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认为,结合非洲社区工作,帮助当地基层培训公共卫生人员,打造“永远不走的队伍”,才能更好地服务当地百姓。          周晓农负责的首个中外多边抗疟合作项目——中英坦疟疾试点项目正在坦桑尼亚如火如荼地进行。坦桑尼亚伊法卡拉卫生研究所所长马桑贾说,“这一项目的可贵之处在于培养了一批基层卫生工作者,确保当地防治疟疾能力的可持续性。”    同吃一碗饭、同饮一杯水的兄弟    8月,东非岛国科摩罗潮湿、闷热。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青蒿抗疟团队与科摩罗疟疾防控人员不顾气候恶劣,深入疟区民众家中,从源头上对疟疾做最后的“定点清除”,力争2020年前在科摩罗全国清除疟疾危害。    据联合国资料显示,科摩罗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10年前,科摩罗每1000人中就有142人感染疟疾。    经过两方团队不懈努力,中国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成功实施,科摩罗莫埃利岛和昂儒昂岛已消除疟疾,大科岛实现了基本控制疟疾的目标。          “危害科摩罗人上千年的疟疾,终于在中国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得以消除,”科摩罗国家疟疾中心主任巴卡尔深有感触地说,“中方技术团队跟我们是同吃一碗饭、同饮一杯水的兄弟,就连我们科摩罗人没有去过的原始森林、乡村都有他们的身影。”    他说,中方项目以“全民服药”的方式,将抗疟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在此过程中,双方做了大量群众工作:科方总统、副总统和部族长老带头服药;中国专家带着当地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做好组织宣传动员,遵循“送药到户、看服到口”原则。    在科摩罗工作8年的邓长生博士说,中方团队先后有200人次赴科摩罗工作,在帮助当地清除疟疾的同时,还完成了人口普查等繁杂工作。    当地民众发自内心地感谢“中国兄弟”。2013年,时任副总统穆哈吉为中国抗疟专家李国桥和宋健平颁发总统奖章,这是该奖章第一次颁发给外国专家。          除人员上门,设备也上门。中国科技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在非洲推出“模块化箱房诊所”和“模块化箱房医院”援助项目。这一设备相当于服务在基层社区的移动式全科诊所,让医护人员上门服务更加便利。    曾参与移动箱房在非洲投放工作的王磊说,他在当地社区志愿服务的亲身经历证明,低成本、高集成、操作简便、灵活性强的可移动基层全科诊所,对于服务1000人左右的村庄和小规模社区切实有效,很大程度上缓解非洲地区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别人撤退的时候,我“逆向而行”    今年初,中方参与建设的非洲疾控中心在非盟总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启动仪式。除了设在亚的斯亚贝巴的中心总部以外,还将在肯尼亚、尼日利亚、赞比亚、埃及和加蓬建立5个区域中心。这就从制度建设的层面、顶层设计的高度,进一步帮助非洲国家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系统。    国家卫计委国际合作司非洲(援外)处的顾志强说,2014年埃博拉疫情肆虐非洲之际,许多国家开始“撤退逃离”,中国医疗队“逆向而行”,第一时间赶赴几内亚、塞拉利昂等重灾区。          中方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5轮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派遣1200多名医护人员,为塞拉利昂援建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为利比里亚援建治疗中心,为疫情国和周边国家培训医护及公共卫生人员1.3万人次。    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王晓春说,在后埃博拉时期,中方正在通过援建热带病防治中心等方式,支持当地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去年6月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提升中国药品监管能力和药品技术标准,建立药品监管国际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和国际化监管人才培养机制。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吴文达说,这意味着中国药走向非洲有了更明晰的“制度标准”。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副主任王鲲认为,中国对非医疗援助的模式,已从单一的援建医院、派遣医疗队、一次性提供援助药品和医疗器械,转向援建疾控中心和高等级实验室、系统性培养非洲本地医疗人员、帮助提升非洲国家卫生体系的能力和效率、为中国药品走向非洲提供标准认证、以及整合所有中国援助和援建内容,真正践行了“授人以渔”的承诺。    文章来自:新华社

“危害科摩罗人上千年的疟疾,终于在中国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得以消除,”科摩罗国家疟疾中心主任巴卡尔深有感触地说,“中方技术团队跟我们是同吃一碗饭、同饮一杯水的兄弟,就连我们科摩罗人没有去过的原始森林、乡村都有他们的身影。”

他说,中方项目以“全民服药”的方式,将抗疟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在此过程中,双方做了大量群众工作:科方总统、副总统和部族长老带头服药;中国专家带着当地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做好组织宣传动员,遵循“送药到户、看服到口”原则。

在科摩罗工作8年的邓长生博士说,中方团队先后有200人次赴科摩罗工作,在帮助当地清除疟疾的同时,还完成了人口普查等繁杂工作。

当地民众发自内心地感谢“中国兄弟”。2013年,时任副总统穆哈吉为中国抗疟专家李国桥和宋健平颁发总统奖章,这是该奖章第一次颁发给外国专家。

  在非洲农村泥泞的土路上、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中、与世隔绝的偏僻村庄里……    在世界上最艰苦、最需要医疗救助的地方,活跃着一批来自中国的医护工作者。          白衣天使们医疗下乡、救死扶伤,带去抗击传染病的中国“救命药”,为当地培养非洲版“赤脚医生”,助力非洲国家卫生体系建设,以授人以渔的方式促进当地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    “非洲乡亲们看到我们都惊呆了!”    “非洲乡亲们看到我们都惊呆了!”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杨坤清楚记得,黑人村民看到中国医生“从天而降”时的惊诧眼神。    今年雨季,杨坤在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下乡时赶上大雨,道路泥泞。这位山东大汉中途弃车,徒步1小时来到一个极其偏僻的小山村,入户随访与诊疗。          “在非洲工作,就是要到百姓中间去!”这是杨坤反复跟记者强调的一句话。他所在的项目,两到三个中方专家,7个当地人,医疗覆盖当地18个区域、100多个村落、10万人。    杨坤说,自己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把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在抗击血吸虫病方面的经验推广到非洲国家。而在这一过程中,培训当地医务工作者,打造一支相对专业的本土医疗队伍,成为重中之重。    “去现场,去现场,还是去现场!”在杨坤看来,计划制定得再漂亮,终究不如深入一线来得实际。这正是中方专家坚持常年下乡的重要原因。          “沟通是个技术活,”他告诉记者,一到当地,团队成员立刻拜会当地政府官员,从部长、省长,到市长、村长,一个不落,抓紧一切机会宣传推介援助计划和项目。    为了让当地人尽快掌握技能,中方专家与当地医疗技术人员一同下乡,一对一、手把手地教。杨坤惊喜地发现,“效果相当明显,团队里很多当地人的专业能力明显提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认为,结合非洲社区工作,帮助当地基层培训公共卫生人员,打造“永远不走的队伍”,才能更好地服务当地百姓。          周晓农负责的首个中外多边抗疟合作项目——中英坦疟疾试点项目正在坦桑尼亚如火如荼地进行。坦桑尼亚伊法卡拉卫生研究所所长马桑贾说,“这一项目的可贵之处在于培养了一批基层卫生工作者,确保当地防治疟疾能力的可持续性。”    同吃一碗饭、同饮一杯水的兄弟    8月,东非岛国科摩罗潮湿、闷热。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青蒿抗疟团队与科摩罗疟疾防控人员不顾气候恶劣,深入疟区民众家中,从源头上对疟疾做最后的“定点清除”,力争2020年前在科摩罗全国清除疟疾危害。    据联合国资料显示,科摩罗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10年前,科摩罗每1000人中就有142人感染疟疾。    经过两方团队不懈努力,中国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成功实施,科摩罗莫埃利岛和昂儒昂岛已消除疟疾,大科岛实现了基本控制疟疾的目标。          “危害科摩罗人上千年的疟疾,终于在中国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得以消除,”科摩罗国家疟疾中心主任巴卡尔深有感触地说,“中方技术团队跟我们是同吃一碗饭、同饮一杯水的兄弟,就连我们科摩罗人没有去过的原始森林、乡村都有他们的身影。”    他说,中方项目以“全民服药”的方式,将抗疟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在此过程中,双方做了大量群众工作:科方总统、副总统和部族长老带头服药;中国专家带着当地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做好组织宣传动员,遵循“送药到户、看服到口”原则。    在科摩罗工作8年的邓长生博士说,中方团队先后有200人次赴科摩罗工作,在帮助当地清除疟疾的同时,还完成了人口普查等繁杂工作。    当地民众发自内心地感谢“中国兄弟”。2013年,时任副总统穆哈吉为中国抗疟专家李国桥和宋健平颁发总统奖章,这是该奖章第一次颁发给外国专家。          除人员上门,设备也上门。中国科技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在非洲推出“模块化箱房诊所”和“模块化箱房医院”援助项目。这一设备相当于服务在基层社区的移动式全科诊所,让医护人员上门服务更加便利。    曾参与移动箱房在非洲投放工作的王磊说,他在当地社区志愿服务的亲身经历证明,低成本、高集成、操作简便、灵活性强的可移动基层全科诊所,对于服务1000人左右的村庄和小规模社区切实有效,很大程度上缓解非洲地区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别人撤退的时候,我“逆向而行”    今年初,中方参与建设的非洲疾控中心在非盟总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启动仪式。除了设在亚的斯亚贝巴的中心总部以外,还将在肯尼亚、尼日利亚、赞比亚、埃及和加蓬建立5个区域中心。这就从制度建设的层面、顶层设计的高度,进一步帮助非洲国家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系统。    国家卫计委国际合作司非洲(援外)处的顾志强说,2014年埃博拉疫情肆虐非洲之际,许多国家开始“撤退逃离”,中国医疗队“逆向而行”,第一时间赶赴几内亚、塞拉利昂等重灾区。          中方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5轮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派遣1200多名医护人员,为塞拉利昂援建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为利比里亚援建治疗中心,为疫情国和周边国家培训医护及公共卫生人员1.3万人次。    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王晓春说,在后埃博拉时期,中方正在通过援建热带病防治中心等方式,支持当地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去年6月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提升中国药品监管能力和药品技术标准,建立药品监管国际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和国际化监管人才培养机制。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吴文达说,这意味着中国药走向非洲有了更明晰的“制度标准”。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副主任王鲲认为,中国对非医疗援助的模式,已从单一的援建医院、派遣医疗队、一次性提供援助药品和医疗器械,转向援建疾控中心和高等级实验室、系统性培养非洲本地医疗人员、帮助提升非洲国家卫生体系的能力和效率、为中国药品走向非洲提供标准认证、以及整合所有中国援助和援建内容,真正践行了“授人以渔”的承诺。    文章来自:新华社

除人员上门,设备也上门。中国科技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在非洲推出“模块化箱房诊所”和“模块化箱房医院”援助项目。这一设备相当于服务在基层社区的移动式全科诊所,让医护人员上门服务更加便利。

曾参与移动箱房在非洲投放工作的王磊说,他在当地社区志愿服务的亲身经历证明,低成本、高集成、操作简便、灵活性强的可移动基层全科诊所,对于服务1000人左右的村庄和小规模社区切实有效,很大程度上缓解非洲地区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在非洲农村泥泞的土路上、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中、与世隔绝的偏僻村庄里……    在世界上最艰苦、最需要医疗救助的地方,活跃着一批来自中国的医护工作者。          白衣天使们医疗下乡、救死扶伤,带去抗击传染病的中国“救命药”,为当地培养非洲版“赤脚医生”,助力非洲国家卫生体系建设,以授人以渔的方式促进当地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    “非洲乡亲们看到我们都惊呆了!”    “非洲乡亲们看到我们都惊呆了!”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杨坤清楚记得,黑人村民看到中国医生“从天而降”时的惊诧眼神。    今年雨季,杨坤在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下乡时赶上大雨,道路泥泞。这位山东大汉中途弃车,徒步1小时来到一个极其偏僻的小山村,入户随访与诊疗。          “在非洲工作,就是要到百姓中间去!”这是杨坤反复跟记者强调的一句话。他所在的项目,两到三个中方专家,7个当地人,医疗覆盖当地18个区域、100多个村落、10万人。    杨坤说,自己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把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在抗击血吸虫病方面的经验推广到非洲国家。而在这一过程中,培训当地医务工作者,打造一支相对专业的本土医疗队伍,成为重中之重。    “去现场,去现场,还是去现场!”在杨坤看来,计划制定得再漂亮,终究不如深入一线来得实际。这正是中方专家坚持常年下乡的重要原因。          “沟通是个技术活,”他告诉记者,一到当地,团队成员立刻拜会当地政府官员,从部长、省长,到市长、村长,一个不落,抓紧一切机会宣传推介援助计划和项目。    为了让当地人尽快掌握技能,中方专家与当地医疗技术人员一同下乡,一对一、手把手地教。杨坤惊喜地发现,“效果相当明显,团队里很多当地人的专业能力明显提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认为,结合非洲社区工作,帮助当地基层培训公共卫生人员,打造“永远不走的队伍”,才能更好地服务当地百姓。          周晓农负责的首个中外多边抗疟合作项目——中英坦疟疾试点项目正在坦桑尼亚如火如荼地进行。坦桑尼亚伊法卡拉卫生研究所所长马桑贾说,“这一项目的可贵之处在于培养了一批基层卫生工作者,确保当地防治疟疾能力的可持续性。”    同吃一碗饭、同饮一杯水的兄弟    8月,东非岛国科摩罗潮湿、闷热。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青蒿抗疟团队与科摩罗疟疾防控人员不顾气候恶劣,深入疟区民众家中,从源头上对疟疾做最后的“定点清除”,力争2020年前在科摩罗全国清除疟疾危害。    据联合国资料显示,科摩罗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10年前,科摩罗每1000人中就有142人感染疟疾。    经过两方团队不懈努力,中国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成功实施,科摩罗莫埃利岛和昂儒昂岛已消除疟疾,大科岛实现了基本控制疟疾的目标。          “危害科摩罗人上千年的疟疾,终于在中国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得以消除,”科摩罗国家疟疾中心主任巴卡尔深有感触地说,“中方技术团队跟我们是同吃一碗饭、同饮一杯水的兄弟,就连我们科摩罗人没有去过的原始森林、乡村都有他们的身影。”    他说,中方项目以“全民服药”的方式,将抗疟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在此过程中,双方做了大量群众工作:科方总统、副总统和部族长老带头服药;中国专家带着当地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做好组织宣传动员,遵循“送药到户、看服到口”原则。    在科摩罗工作8年的邓长生博士说,中方团队先后有200人次赴科摩罗工作,在帮助当地清除疟疾的同时,还完成了人口普查等繁杂工作。    当地民众发自内心地感谢“中国兄弟”。2013年,时任副总统穆哈吉为中国抗疟专家李国桥和宋健平颁发总统奖章,这是该奖章第一次颁发给外国专家。          除人员上门,设备也上门。中国科技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在非洲推出“模块化箱房诊所”和“模块化箱房医院”援助项目。这一设备相当于服务在基层社区的移动式全科诊所,让医护人员上门服务更加便利。    曾参与移动箱房在非洲投放工作的王磊说,他在当地社区志愿服务的亲身经历证明,低成本、高集成、操作简便、灵活性强的可移动基层全科诊所,对于服务1000人左右的村庄和小规模社区切实有效,很大程度上缓解非洲地区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别人撤退的时候,我“逆向而行”    今年初,中方参与建设的非洲疾控中心在非盟总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启动仪式。除了设在亚的斯亚贝巴的中心总部以外,还将在肯尼亚、尼日利亚、赞比亚、埃及和加蓬建立5个区域中心。这就从制度建设的层面、顶层设计的高度,进一步帮助非洲国家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系统。    国家卫计委国际合作司非洲(援外)处的顾志强说,2014年埃博拉疫情肆虐非洲之际,许多国家开始“撤退逃离”,中国医疗队“逆向而行”,第一时间赶赴几内亚、塞拉利昂等重灾区。          中方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5轮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派遣1200多名医护人员,为塞拉利昂援建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为利比里亚援建治疗中心,为疫情国和周边国家培训医护及公共卫生人员1.3万人次。    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王晓春说,在后埃博拉时期,中方正在通过援建热带病防治中心等方式,支持当地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去年6月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提升中国药品监管能力和药品技术标准,建立药品监管国际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和国际化监管人才培养机制。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吴文达说,这意味着中国药走向非洲有了更明晰的“制度标准”。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副主任王鲲认为,中国对非医疗援助的模式,已从单一的援建医院、派遣医疗队、一次性提供援助药品和医疗器械,转向援建疾控中心和高等级实验室、系统性培养非洲本地医疗人员、帮助提升非洲国家卫生体系的能力和效率、为中国药品走向非洲提供标准认证、以及整合所有中国援助和援建内容,真正践行了“授人以渔”的承诺。    文章来自:新华社

别人撤退的时候,我“逆向而行”

今年初,中方参与建设的非洲疾控中心在非盟总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启动仪式。除了设在亚的斯亚贝巴的中心总部以外,还将在肯尼亚、尼日利亚、赞比亚、埃及和加蓬建立5个区域中心。这就从制度建设的层面、顶层设计的高度,进一步帮助非洲国家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系统。

国家卫计委国际合作司非洲(援外)处的顾志强说,2014年埃博拉疫情肆虐非洲之际,许多国家开始“撤退逃离”,中国医疗队“逆向而行”,第一时间赶赴几内亚、塞拉利昂等重灾区。

  在非洲农村泥泞的土路上、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中、与世隔绝的偏僻村庄里……    在世界上最艰苦、最需要医疗救助的地方,活跃着一批来自中国的医护工作者。          白衣天使们医疗下乡、救死扶伤,带去抗击传染病的中国“救命药”,为当地培养非洲版“赤脚医生”,助力非洲国家卫生体系建设,以授人以渔的方式促进当地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    “非洲乡亲们看到我们都惊呆了!”    “非洲乡亲们看到我们都惊呆了!”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杨坤清楚记得,黑人村民看到中国医生“从天而降”时的惊诧眼神。    今年雨季,杨坤在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下乡时赶上大雨,道路泥泞。这位山东大汉中途弃车,徒步1小时来到一个极其偏僻的小山村,入户随访与诊疗。          “在非洲工作,就是要到百姓中间去!”这是杨坤反复跟记者强调的一句话。他所在的项目,两到三个中方专家,7个当地人,医疗覆盖当地18个区域、100多个村落、10万人。    杨坤说,自己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把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在抗击血吸虫病方面的经验推广到非洲国家。而在这一过程中,培训当地医务工作者,打造一支相对专业的本土医疗队伍,成为重中之重。    “去现场,去现场,还是去现场!”在杨坤看来,计划制定得再漂亮,终究不如深入一线来得实际。这正是中方专家坚持常年下乡的重要原因。          “沟通是个技术活,”他告诉记者,一到当地,团队成员立刻拜会当地政府官员,从部长、省长,到市长、村长,一个不落,抓紧一切机会宣传推介援助计划和项目。    为了让当地人尽快掌握技能,中方专家与当地医疗技术人员一同下乡,一对一、手把手地教。杨坤惊喜地发现,“效果相当明显,团队里很多当地人的专业能力明显提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认为,结合非洲社区工作,帮助当地基层培训公共卫生人员,打造“永远不走的队伍”,才能更好地服务当地百姓。          周晓农负责的首个中外多边抗疟合作项目——中英坦疟疾试点项目正在坦桑尼亚如火如荼地进行。坦桑尼亚伊法卡拉卫生研究所所长马桑贾说,“这一项目的可贵之处在于培养了一批基层卫生工作者,确保当地防治疟疾能力的可持续性。”    同吃一碗饭、同饮一杯水的兄弟    8月,东非岛国科摩罗潮湿、闷热。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青蒿抗疟团队与科摩罗疟疾防控人员不顾气候恶劣,深入疟区民众家中,从源头上对疟疾做最后的“定点清除”,力争2020年前在科摩罗全国清除疟疾危害。    据联合国资料显示,科摩罗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10年前,科摩罗每1000人中就有142人感染疟疾。    经过两方团队不懈努力,中国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成功实施,科摩罗莫埃利岛和昂儒昂岛已消除疟疾,大科岛实现了基本控制疟疾的目标。          “危害科摩罗人上千年的疟疾,终于在中国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得以消除,”科摩罗国家疟疾中心主任巴卡尔深有感触地说,“中方技术团队跟我们是同吃一碗饭、同饮一杯水的兄弟,就连我们科摩罗人没有去过的原始森林、乡村都有他们的身影。”    他说,中方项目以“全民服药”的方式,将抗疟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在此过程中,双方做了大量群众工作:科方总统、副总统和部族长老带头服药;中国专家带着当地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做好组织宣传动员,遵循“送药到户、看服到口”原则。    在科摩罗工作8年的邓长生博士说,中方团队先后有200人次赴科摩罗工作,在帮助当地清除疟疾的同时,还完成了人口普查等繁杂工作。    当地民众发自内心地感谢“中国兄弟”。2013年,时任副总统穆哈吉为中国抗疟专家李国桥和宋健平颁发总统奖章,这是该奖章第一次颁发给外国专家。          除人员上门,设备也上门。中国科技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在非洲推出“模块化箱房诊所”和“模块化箱房医院”援助项目。这一设备相当于服务在基层社区的移动式全科诊所,让医护人员上门服务更加便利。    曾参与移动箱房在非洲投放工作的王磊说,他在当地社区志愿服务的亲身经历证明,低成本、高集成、操作简便、灵活性强的可移动基层全科诊所,对于服务1000人左右的村庄和小规模社区切实有效,很大程度上缓解非洲地区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别人撤退的时候,我“逆向而行”    今年初,中方参与建设的非洲疾控中心在非盟总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启动仪式。除了设在亚的斯亚贝巴的中心总部以外,还将在肯尼亚、尼日利亚、赞比亚、埃及和加蓬建立5个区域中心。这就从制度建设的层面、顶层设计的高度,进一步帮助非洲国家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系统。    国家卫计委国际合作司非洲(援外)处的顾志强说,2014年埃博拉疫情肆虐非洲之际,许多国家开始“撤退逃离”,中国医疗队“逆向而行”,第一时间赶赴几内亚、塞拉利昂等重灾区。          中方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5轮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派遣1200多名医护人员,为塞拉利昂援建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为利比里亚援建治疗中心,为疫情国和周边国家培训医护及公共卫生人员1.3万人次。    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王晓春说,在后埃博拉时期,中方正在通过援建热带病防治中心等方式,支持当地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去年6月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提升中国药品监管能力和药品技术标准,建立药品监管国际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和国际化监管人才培养机制。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吴文达说,这意味着中国药走向非洲有了更明晰的“制度标准”。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副主任王鲲认为,中国对非医疗援助的模式,已从单一的援建医院、派遣医疗队、一次性提供援助药品和医疗器械,转向援建疾控中心和高等级实验室、系统性培养非洲本地医疗人员、帮助提升非洲国家卫生体系的能力和效率、为中国药品走向非洲提供标准认证、以及整合所有中国援助和援建内容,真正践行了“授人以渔”的承诺。    文章来自:新华社

中方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5轮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派遣1200多名医护人员,为塞拉利昂援建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为利比里亚援建治疗中心,为疫情国和周边国家培训医护及公共卫生人员1.3万人次。

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王晓春说,在后埃博拉时期,中方正在通过援建热带病防治中心等方式,支持当地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去年6月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提升中国药品监管能力和药品技术标准,建立药品监管国际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和国际化监管人才培养机制。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吴文达说,这意味着中国药走向非洲有了更明晰的“制度标准”。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副主任王鲲认为,中国对非医疗援助的模式,已从单一的援建医院、派遣医疗队、一次性提供援助药品和医疗器械,转向援建疾控中心和高等级实验室、系统性培养非洲本地医疗人员、帮助提升非洲国家卫生体系的能力和效率、为中国药品走向非洲提供标准认证、以及整合所有中国援助和援建内容,真正践行了“授人以渔”的承诺。

文章来自:新华社

[责任编辑:gulfinfowhzll]

轻松掌握中东市场与资讯,请下载【海湾资讯】APP